平日的大白天, 甚少在中環出沒, 這天剛巧在附近辦事, 就想起不如和cyy來這裡吃個午飯吧 (well, 其實原本是想回去Café Gray的, 不過前一晚打電話去訂位當然是吃了閉門羹啦) 推門進內, 由於時間尚早, 只有一兩個客人, 環境更覺恬適, 和晚上相比又是另一番味道. M 從來都有她自己的風格, 不用上華麗堂皇的裝修 - 深沉的牆壁, "十年如一日"的典雅佈置, 大廳中間偌大的花盆插滿了鮮花, 加上桌子上隨意配搭的餐具, 有一種不言而喻的鄉土氣味. 如果不是看到外面不絕駛過的車輛, 和偶爾聽到司機不耐煩的響號聲, 倒還以為自己是悠閒地坐在法國南部的一家小餐館裡面.
餐牌裡的, 是典型的歐陸菜式, 有隨季節性改變的a la carte choices, 也有幾道早已成為大家"集體回憶"的signature dishes. Suckling Pig, House Smoked Salmon, Pavlova... 在我看來, 香港沒有一間餐廳比她們做得好. 午飯時間, 另外也有她們more affordable的monthly selection. Fusion, 份子料理... 這些新名詞, 從來都不在M 的字典裡. 說是uncompromising也好, 我行我素也好, 執著也好, 這就是M 一貫的態度. 不能說每道菜式都是大家的tasse de thé, 不過每次打開餐牌, 總覺得是不愁選擇. 如果帶著adventurous 的心情的話, 選上些未嘗一試的菜式, 每每甚至會帶來驚喜.

午飯的賬單, 算不上便宜, 不過就是令人吃得愉快, 能享受忙裡偷閒之感, 這已經"值回票價". 離開時, 從餐廳這條不常走但又似是熟悉的階梯走下去, 才赫然想起, 原來這麼多年來, 好像從來沒有在這裡吃過午飯! 知道餐廳"時日無多", 頓感可惜. 第一次... 也是最後一次了嗎? 希望並不是. 不過就算是的話, 可幸的, 這也是個幾近完美的告別.
details:
when? november 4 2009
where? m at the fringe, 2 lower albert road
occasion? a relaxing lunch
menu highlights? pissaladiere - a salty anchovy tart from provence, topped high with mesc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