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12, 2007

暗戀桃花源

兩個劇團不小心訂到同一個劇場做綵排,一團演的是一齣近代悲劇叫《暗戀》,另一團演的則是一齣古裝喜劇叫《桃花源》。訂場地的問題出在哪裡,沒人知道,劇場管理員也找不到。兩個劇團都急著排戲,互相搶舞台,觀眾一下看《暗戀》片段,一下看《桃花源》片段,兩齣戲永遠兜不齊。直到後來,他們終於決定共用舞台,一團一邊,各自把自己的戲排完。兩齣戲因而開始微妙交集在一起。最後,似乎完成《暗戀》的是《桃花源》,完成《桃花源》的是《暗戀》…

看完了香港話劇團暗戀桃花源的演出, 談不上特别的震憾, 也談不上特别的感動 (結尾一段因戰亂而失散的戀人在異地在病榻旁久別相會的一幕, 也只是顯得有點老生常談), 不過, 心中卻倒是多了一個問號 – "what if?"

劇中糾纏著三個故事:《暗戀》講述的是一對40年代在上海相遇相戀的情侣江濱柳和雲之凡在戰亂中離散, 在命運的作弄下, 雖然同逃亡到台灣, 但在五十多年後, 在江濱柳臨終前方再重遇, 然而事過境遷, 兩人早已擁有各自各的生活和家庭, 回望過去, 不勝唏噓。

《桃花源》可算是一套 “無厘頭”的鬧劇, 借陶淵明的 “桃花源記” 作背景而“加鹽加醋”, 講述漁夫老陶 (桃), 因妻子春花 (花) 紅杏出牆搭上了袁老闆 (源), 加上厭棄生活艱難的武陵小鎮而出走, 卻誤闖了與世隔絕的桃花源。雖然在桃花源遇見了他認為是理想生活的國度, 又因難忘己捨他而去的春花而返回武陵。此時老陶發現了春花與袁老闆早己一起生活, 並育有一子, 卻因生計艱困而整日吵吵鬧鬧, 成為一對怨偶。

劇中穿插了一段一個穿紅衣的神秘女子, 不停呼喊尋找一個名“劉子驥”的人。其實劉子驥其人, 也選自桃花源記 - 桃花源記文中末曰: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我的理解是也許劇作者想借劉子驥這人, 借喻每個人心目中一個看似實在但又虛無飄渺的“經歷”, 一個永遠都找不到答案的問題 - 一個"what if?"。文中劉子驥聽聞桃花源之種種, 就照辦煮碗的找尋, 最後只獲得病終的下場。想必劇中神秘女子的下場也會是這樣, 沒有結果... 也許 "what if?" 的答案要留在幻想裡才能夠保持圓滿。

縱觀整個故事, 雖然充滿笑聲, 然而並沒有傳統故事的大團圓結局: 江濱柳和雲之凡最終並沒有 “有情人終成眷屬”; 春花和袁老闆滿以為打發走老陶就可以雙宿雙棲, 可是到頭來也是生活逼人; 神秘女子最終也找不到她的劉子驥... 最圓滿的, 也只是江濱柳幻想如果沒有與雲之凡失散的一個美滿愛情故事, 和老陶在夢想國度桃花源遇見的一對長得像春花和袁老闆一模一樣的男女。但再想深一層, 如果江濱柳和雲之凡沒有失散而一起生活, 結果會不會如想像中美好? 桃花源裡的一對男女, 觀察的日子久了, 也會不會變成現實中的春花和袁老闆一般, 終日互相埋怨呢? 更多的 "what if?" , 更多沒有答案的問題。

劇中有一段提到“留白”, 這是中國畫的一個常用手法, 目的是在有限的畫幅上, 留有一點空白, 不單營造了實在的空間感, 也給賞畫人想像的空間, 創造一個虛擬的意境。其實, "what if?" 也可嘗不是一樣, 就是知道這問題永遠都找不到答案, 就令我們有一個永遠任由自我想像的空間, 在裡頭可以自己隨意發揮, 故事的結局也可以永遠是美麗的, 永遠如自己所想的。

what if… 也許這是上帝給我們生命的一個“留白”吧!

p.s. 總括而言, 暗戀桃花源也算是一齣pretty enjoyable的話劇, 在狂風暴雨下也帶給了我們兩個多小時的娛樂。

p.p.s. 同行的mrs m 的暗戀桃花源blog entry 在這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