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31, 2008

第三代看 "四代香港人"


聖誕假期間, 看了一本書. 短短的一本, 書名叫"四代香港人". 作者是中大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 小時候, 最怕寫讀書報告, 所以請放心, 這絕對不是, 只是random thoughts, 隨口說說而已.

簡單的說, 作者籠統的將香港人劃分成四個世代: 戰前出生的第一代 (1946年前出生), "戰後嬰兒"的第二代 (1946至1965年出生), 三十出頭的第三代 (1966至1975年出生), 及剛出茅蘆, 年青的第四代 (1976至1990年出生). 對這四代人, 作者分別利用他們成長時的社會環境去探討每代人的典型性格及對生活的態度.

其實, 與其以birth cohort作分水嶺, 倒不如以一個世代經歷的"啟蒙事件"作識別 – 尤其是如果你相信 every generation has its own defining moment的話 - 因為隨著時間的過去, 人的成長, 作者幾年前寫書時下的定義會慢慢地變得不適合(尤其是對較年輕的兩代而言). 第一代, 明顯地是經歷過戰亂的一群, 大部份並非在香港出生, 但內戰和七年抗戰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 第二代的香港人, 戰後出生,成長時就經歷了"六七暴動"和七十年代一系列的社會運動; 而對第三代人來說, "六四"肯定是他們求學期間最震撼人心的經歷. 第四代是今天的“二十世代”,要judge甚麼是他們的generation defining moment就有點難定奪, 畢竟還不能"蓋棺定論", 或許"七一遊行"可算是他們第一次親身見證的大事件.

如以呂大樂在書中的定義來說,我可算是第四代人,但我還是喜歡我這個新定義, 所以我也把自己算上成第三代人了. (反正以書中的論述,這categorization對於我自己還比較適合)

雖然書中說盡四代香港人, 其實主旨卻是針對現在的"當家" - "戰後嬰兒"的第二代人大肆進行批判, 指他們在享受了上一代給予他們發展的空間和機遇的同時, 到今天他們當家作主後, 卻沒有將同樣的自由和開放態度給予往下的一代, 窒礙了他們,以至整個社會理應透過世代更新而獲得的發展和進步機會. 作者甚至直指他們(第二代人)沒有資格為所謂香港的"核心價值"作定義.

如果這本是代表第二代人寫的懺悔書, 我覺得無可厚非. 事實上, 作者所言, 也不無道理. "想一套,做一套","家長式"的管治手法, 處處干預, 事事講求實際... 打開報紙一看, 這些心態都似曾相識吧! 無可否認, 第二代人基於社會環境, 發展歷史, 人口分佈等因素, 的確是成為今日社會的主流派, 而正是這代人的處世態度加上所擁有(or bestowed upon) 的主導權, 衍生了不少現今我們遇到的社會問題. 對於這現象, 作者近乎自我嘲諷的說到, "是這些家長口講自由, 開放, 鼓勵青年人自由發展; 也是他們連孩子上大學後選修些什麼科目都要管, 他們怕孩子不切實際, 選不上日後能幫助找好工作的學科.", "成年人會鼓勵第四代人表達自己的想法, 可是, 在他們開始以前, 討論已經結束"... 這都令人會心微笑, 點頭和應, 或許也值得大家反思.

對於我們這些第三代人,作者以第二代人的眼光看我們, 對我們是帶了點可憐和同情, 甚至覺得對我們有所虧欠, 其實以我看來也無須過於自責. 首先, 以第二代人自己所謂的目標或成功標準, 來評我們的不足, 評我們的不出頭, 未免太井底之蛙, 也少看了我們. 無錯, 我們的確是生活在一個不同的環境裡, 際遇也不盡相同. 我們沒有了的, 可能是一種能夠take it for granted, 來自entitlement的優越感, 一個站在精英制度的金字塔頂上就不斷有機會放在眼前的世代, or you can say, like a fixed deposit with 3% interest p.a. guaranteed. 但我們有的, 卻是一個"平的世界", 一個更廣更闊的舞台, 一個information-rich 的society, 我們的所見, 所聞, 所知, 所能經歷的, 是我們父母一代做夢也想不到能夠的. And depends on how you play your card, using the same analogy, sky is the limit in terms of investment return.

而在於我們,success不再是one-dimensional, 不再是只以你從那間大學畢業, 或者在corporate ladder爬了多高多快,或者一年拿了幾多花紅作為舉世公認的準則. Knowing how to enjoy life truly and fully, the ability and freedom to do what you are passionate about, and to do something which can make a positive impact to this world, 比起第二代人奉若神明的所謂成功標準, 更令我們覺得羨慕嚮往. 就是這樣的取向, 造就了新的生活模式, 新的lifestyle ecosystem - 樂活族 (LOHAS), BOBO族, 比比皆是. 政治的取向亦然: 不是完全不相信現有的架構, 而是覺得在制度外也有可發揮, 可發聲的平台, 也正因如此, 才有了roundtable, 三十會, 環保觸覺等的組織, 也孕育了"保衛天星"之類的新社會運動. 我想, 這些都不是因為我們被第二代排擠在制度以外的結果 (contrary to 作者在書中分析的結論), 而是我們這一代已邁向多元的進步, 相信光譜是五光十色,亦能真正做到think out of the box.  在我們看來, 第二代人營營役役, 磋砣歲月,每天只懂在相同的地方"找乳酪"去validate自己的存在價值, 硬要將自己所信奉的一套價值觀套諸於下一代,結果"愛你便成害你", 這才值得令人生憐.

也隨手google了一下其他關於這本書的網評,覺得新力量網絡/葉建源的寫得最好,也正中下懷, 這裡是文章的連結, 原文也曾載於星島日報. 尤其同意葉建源所說的幾句: "誰也不必羨慕誰", "每一代都有各自的處境, 各自的難題和機會.", "無論哪一代香港人, 我們都是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的一群, 有足夠的條件去發揮自己". cannot agree more.

看罷"四代香港人"這本書, 給我最大的啟示可能是, 千萬不可跌進活在上一代outdated expectation的影子這個陷阱裡. Don't settle with inheriting an old world when we can create a new one - a better one. 盲目追求上一代所追求的, 嘗試走別人走過的路, 羨慕上一代人的際遇, 概歎自己生不逢時而自怨自艾,這種"宿命論"正正就是這樣的陷阱. 看看身邊的, 活得最不快樂, 往往就是這些人. 而對待我們的下一代, 自己也應該持這種心態: 小朋友3歲開始就乜班物班, 地獄式訓練, 強行將自己的一套成功方程式加諸他們, 恐防會適得其反, 徒勞無功. 到頭來, 個性成為了"奢侈品", "他們知道別人喜歡他們喜歡什麼, 也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 卻不能輕易講出內心真正的最喜歡." - 這是個悲劇. 第二代人已犯了這樣的錯, 我們千萬不可將這錯延續下去.

短短的一本, 卻教人思考了不少, 無論你是否完全同意作者的立論與否, 都值得一看一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