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30, 2009

再見藝穗M

(擇自2009年12月30日<<蘋果日報>>鄧達智"自遊"專欄)

半年前已知道這個事實不會改變。來到 2010前夕,看着 Fringe Club二樓,M 20年本店消失總不是味兒。當它還是 Michelle's而不因為上海分店外灘邊上 M On The Bund而變成 M at the Fringe,那歲月曾經是我的飯堂( Va Bene、九記、勝香園、潮蓮都是。)最愛坐在向山窗旁一角,入夜,的士從忌連拿利道如山泉溪水瀉下,車身的紅色隱去只餘一串串淡黃車頂燈如水鑽般流瀉。一瓶或兩杯葡萄酒,M自家製優質麪包與沙拉伴我半個晚上,不少紙筆墨工作就地完成,那也曾經是我半個工作室。

認識來自澳洲的主人 Michelle Garnaut,始自店子開張;就是他們在上海的分店我亦常客。聽說北京前門開設的 Capital M氣勢不凡,但我會特別懷念藝穗會樓上這所打開香港西廚新特色一頁的溫馨店子,食物主觀;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但我喜歡。氣氛沒話說,與 Paola Dindo共營的裝潢,從顏色到光線為區內餐廳創立新形象。

以為它會立於下亞厘畢道地老天荒,雖然搬離中城,每次經過總會抬頭望望以眼神向老友打個招呼;下次見!沒有了,踏上 2010年, M at The Fringe將會消失,何日何處再覓 M Hong Kong仍然未知之數。你如何保護古物?為香港挽回舊時風景有何用?再大的吸引力或名氣,權力大不過發展商─新時代的地主!如果一所以味道以氣氛曾為香港謀過一片光榮的店子竟然站不住腳,再努力又何用?香港人面對一波又一波風浪,其中最埋身絕對地主勢力。

聽說元朗交通廣場 New York Cafe亦面對續約煩瑣,但願平安過渡,好地方好人事當然希望天長地久。

Friday, December 11, 2009

近廚得食 - Gaddi's


或許是有了Food Network 和那些celebrity chef的cooking shows, 才流行起Chef's Table這類的玩意. 能有機會無隔膜地一邊behind the scene觀賞廚師從預備食材到上菜的過程, 一邊享受美食, 確實是個美不可言, 獨特的體驗. 在香港, 要一享Chef's Table的experience, 也有不少選擇. 幾個月前我們到過了The Krug Room, 前幾天, 又是這個"一年一度, 只對我們有特別意義的日子", 我們選擇回到Gaddi's.

Gaddi's由來自英國的年輕主廚David Goodridge接手打理, 應該已經有好幾年了, 不過記得對上一次在這裡一嚐Tasting Menu, 剛巧主廚休假了, 由sous chef打理, 說實的, 那一頓飯實在不甚好評. 故此, 也令我們有好一段日子沒有踏足這裡, 就此一直和他緣慳一面. 也因為是這樣, 這天晚上, 我們推開門走進酒店內餐廳的特定入口, 也有點戰戰兢兢, 希望不會歷史重演, 直至我們踏進廚房, 看到了David就在裡頭打點, 總算才舒了一口氣.

穿過了通往廚房的通道, Chef's Table就在hot station的外面, 只是很簡單的桌椅和擺設, 旁邊, sommelier早已準備了我們攜來的酒 - 主角是這支我們已放在酒櫃裡經年的prized possession, 這次總算找著機會把它開了. 1998年談不上是這家酒莊的經典之作, 不過明顯的black fruit characters, 近乎jammy的成熟味道和柔和的tannin就令這支酒感覺易入口. 白酒則配上了Maison Deux Montille的Meursault 1er Cru Les Boucheres 2005, 也各有千秋, 沒有被"主角"比下去.

安頓下來之後, 才第一次看到這天5道菜的菜單. 由於是surprise menu, 又想自攜餐酒, 故選酒的時候只能"靠估", 不過看到是poultry的主菜(是pigeon)也還跟算是medium body的opus one相襯, same with Meursault with the Foie Gras appetizer dish... 再舒了另一口氣. 這時候, Chef Goodridge也完成了手頭的工作, 他過來自我介紹, 打過招呼後, 就帶著我們作一個簡短的Kitchen Tour, 穿過了Gaddi's的Hot Station 和Cold Station, 也看到了Pastry Station, 為酒店內Chesa和Verandah餐廳備餐的廚房, 甚至有專為製作朱古力糕餅甜品的Chocolate Room, 和洗碗碟的房間 - 一家酒店的廚房, 確實是殊不簡單.

Chef Goodridge把我們領回了座位, 就著手準備我們今天的晚餐. 先來Amuse Bouche, 我的一份是oyster配以caviar和cucumber jelly and foam, cyy的那份scrambled eggs with white truffle. oyster, caviar, cucumber - 三者都擁有各自獨特的鮮味, 配在一起確是一絕; scrambled eggs with white truffle不算是創新, 不過也是"不時不食"的當造菜式, 以此作前奏也相當適合.

接著的一道是我全晚最喜愛的菜式 - warm-marinated goose liver. 醃好了的Foie Gras以Sous-vide方式用48C的溫度烹煮, 配上White Truffle Foam和hazelnut bits, 味道和口感都令人難忘 - 效果就如典型au torchon的做法不過還要軟滑濃郁. 隨後的raviolo, 賣相"巧合"地和我們在Le Manoir點的有著相似之處, 很有一脈相傳的影子, 隨後的grilled and poached turbot亦然. 主菜的bresse pigeon, 鴿胸部份同樣以sous-vide慢煮處理, 鴿腿則在焗爐裡烤熟, 配以wild mushroom, black truffle 和madeira jus, 算是大路的做法, 不過要弄得如此美味精緻也得花上不少功夫. 尾後的一道滲入了熱情果味的chocolate truffle, 配上coconut icecream, presentation和味道也是滿分之作. 服務不算是特別貼身, 不過反倒令人覺得舒服周到.

飯後, 跟Chef Goodridge 和餐廳新上任的manager閒聊了一會 - 也從他們那裡聽了不少有趣的餐廳見聞. 在我看來, Chef Goodridge的風格, 絕不花巧或嘩眾取寵, 每道菜式一眼看去, 可能不能令你感到耳目一新, 但總能令你從品嚐美食之中, 欣賞到廚師在背後的細心預備和烹調, 有種對食物認真看待的感動; 當然, 能夠從這"主廚桌子"上親身觀摩, 也特別令人一再回味, 有更深刻的體會.

半醉的回到了家, 找出那一幅6年前我們倆同樣的在這張"主廚桌子"對坐的照片: 相同的人物, 不同的身份; 相同的地方, 不同的場合, 不過同樣是個難忘的晚上. 比對兩張照片, 令人想起這是多不一樣的光景, 真有趣.

details:
when? december 5 2009
where? gaddi's, peninsula hong kong
occasion? wedding anniversary
menu highlights? warm-marinated goose liver with white truffle and hazelnuts
drinks?
Opus One 1998
Meursault 1er Cru Les Boucheres 2005 Deux Montille

Get the flash player here: http://www.adobe.com/flashplayer

Friday, November 6, 2009

是告別了嗎?

"M at the Fringe" 絕對是一個異數: 能夠在長時間在同一個location, 以同一種風格, 同一樣的高水準, day in and day out地serve同樣精彩的食物, 以一間independent restaurant來說, M at the Fringe 是個先行者, 也是少數做得如此成功的. 雖然自己並不算是經常光顧, 但如果你問我, 我一定會告訴你, 這是我其中一間最喜歡的餐廳. 上年出版的michelin guide, 沒有把她列作星級食肆, 我覺得是最大的injustice. 先前, 收到了餐廳即將結束在原有店址經營的消息, 心總覺得有點戚戚然, 不能說沒有一點不捨得.

平日的大白天, 甚少在中環出沒, 這天剛巧在附近辦事, 就想起不如和cyy來這裡吃個午飯吧 (well, 其實原本是想回去Café Gray的, 不過前一晚打電話去訂位當然是吃了閉門羹啦) 推門進內, 由於時間尚早, 只有一兩個客人, 環境更覺恬適, 和晚上相比又是另一番味道. M 從來都有她自己的風格, 不用上華麗堂皇的裝修 - 深沉的牆壁, "十年如一日"的典雅佈置, 大廳中間偌大的花盆插滿了鮮花, 加上桌子上隨意配搭的餐具, 有一種不言而喻的鄉土氣味. 如果不是看到外面不絕駛過的車輛, 和偶爾聽到司機不耐煩的響號聲, 倒還以為自己是悠閒地坐在法國南部的一家小餐館裡面.

餐牌裡的, 是典型的歐陸菜式, 有隨季節性改變的a la carte choices, 也有幾道早已成為大家"集體回憶"的signature dishes. Suckling Pig, House Smoked Salmon, Pavlova... 在我看來, 香港沒有一間餐廳比她們做得好. 午飯時間, 另外也有她們more affordable的monthly selection. Fusion, 份子料理... 這些新名詞, 從來都不在M 的字典裡. 說是uncompromising也好, 我行我素也好, 執著也好, 這就是M 一貫的態度. 不能說每道菜式都是大家的tasse de thé, 不過每次打開餐牌, 總覺得是不愁選擇. 如果帶著adventurous 的心情的話, 選上些未嘗一試的菜式, 每每甚至會帶來驚喜.

頭盤點了pissaladiere - 以anchovy作餡料炕製的flat bread, 旁邊配上mesclun salad. 這類的provencal菜式雖然普通, 但並不常見, 所以才令我更eager to try. 主菜的braised oxtail, 沒有因為是在午飯的餐牌上而縮減了份量或是質素. 配菜簡單的以orange peel, black olives, mashed potatoes 和green beans作襯托 - 同樣算是南法的菜式, 不過這次用上了意大利菜常用的gremolata作點綴, 同樣做得出色, 也是感動味蕾之作. 來M吃飯就有這樣的好處 - You always know what you are getting, and they never dissapoint. 餐廳在臨別前的二十個星期, 特別每星期推出了一道"經典"菜式, 以$20的價錢來答謝顧客, 而這星期, 是lemon pudding, 故此, 也點了這個作為結尾的甜品. 暖暖的一口, 軟軟的略帶酸味, 剛好平衡了先前牛尾的濃郁.

午飯的賬單, 算不上便宜, 不過就是令人吃得愉快, 能享受忙裡偷閒之感, 這已經"值回票價". 離開時, 從餐廳這條不常走但又似是熟悉的階梯走下去, 才赫然想起, 原來這麼多年來, 好像從來沒有在這裡吃過午飯! 知道餐廳"時日無多", 頓感可惜. 第一次... 也是最後一次了嗎? 希望並不是. 不過就算是的話, 可幸的, 這也是個幾近完美的告別.

details:
when? november 4 2009
where? m at the fringe, 2 lower albert road
occasion? a relaxing lunch
menu highlights? pissaladiere - a salty anchovy tart from provence, topped high with mesclun

Tuesday, October 27, 2009

"二十出頭" - 成長的回憶


"這夜又在夢醒驚覺, 歲月悠然流逝悄然不知, 想起與你, 細說舊夢, 感歎著世事如棋..."

無論日子過了多久, 經歷了多少, 成長的回憶, 總是最難忘, 也往往是最值得回味, 最令人感動.

才第一次看"二十出頭", 雖然首演已經是十年之前. 並不是第一次看這個本地劇團的演出, 對上一次, 是"拾香紀" - 也是一個回憶的故事. "二十出頭"的情節, 不算是有深度, 其實甚至有點兒predictable: 故事從主角盛裝準備參加小時候暗戀對象的婚禮開始, 在婚宴上再遇上了她, 也碰上了兒時的玩伴, 在說說笑笑之間, 不期然想起當年成長的人和事. 不過, let's face it, 我們成長的經歷, 何嘗又不是如此的老老土土?

"是那些推敲, 猜測與盼望吧, 還是那鮮花, 星光與歌; 使人相依, 不會忘彼此, 是最初次..."

劇中還插播著八, 九十年代的金曲 - "只因喜歡你", "浪濤沙", "現代愛情故事", "愛情陷阱"... 這些我們不敢承認, 卻又確實是伴著我們成長的歌曲. 已忘記多久沒有重拾起這些當年流行的旋律, 但這幾天, 這些歌詞, 又不停的在腦海中縈繞.

劇中所刻劃的, 正正是屬於我們成長的年代: 從小時候作文寫"我的志願", 到初中暗戀隔壁班的校花, 到沉迷於經常播了五集還未踢完上半場的足球小將, 到會考放榜前謝師宴的聚會後一眾同學面對即將各奔前程的欷噓, 到看著畢業紀念冊上同學寫上肉麻夾老土的一段段留言... 從故事的這些點點滴滴裡, 實在不難尋回自己各自成長的回憶, 而就是這些隨意的片段, 令人一邊的看, 一邊的又哭又笑: 因為在台上, 我們都看到了陪著自己成長的影子.

"臨離別的浪漫, 卻又來得太晚, 為何夢幻在分手一刻最燦爛. 無名份的浪漫, 最後留低慨嘆, 時間能否轉慢..."

看罷這齣戲, 很多人都說很warm, 很感動, 不過感動的, 或許並不是故事的劇情, 而是你, 我, 他各自的成長經歷 - 一段逝去了, 但總是揮之不去的美好時光. 而這些美好的時光, 在這一天, 又忽然在腦海中勾起. 二十出頭, those were the days...

Saturday, October 17, 2009

不是生日飯 – Liberty Private Works

朋友包下了這個地方, 剛巧就在這一天晚上, 也不為了甚麼原因. 再重申一次, 這不是生日飯.

餐廳在蘭桂坊下一條街一棟唐樓的3樓 – yeap, no escalator. 餐廳已經開了大半年, Chef是Makoto Ono, 是一名加籍日本人. 地方並不大, 只是一張長長的Counter Table, 後面是廚房. 自從Joel Robuchon把這原本屬於casual diner的格局帶進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 後, 這樣的serious dining陳設就來得理所當然, 加上餐廳的名字是叫Liberty Private Works, 這意念從那兒來也顯而易見.

沒有餐牌, 當天的menu就寫在廚房裡的黑板上. 我們那天晚上的, 就是一個7-course的菜單, 另外, 最appreciate的, 就是免開瓶費的BYOB policy. 我們各自都帶了一瓶, 故當晚也喝了不少 – 從南到北, 新(世界)到舊, 甚至有希臘來的甜酒–有趣.

7-course menu, 大致是3道appetizers (包括amuse bouche), 2道main course加上2道dessert (包括了palate cleanser). 可能我expect叫得private works的私房菜, 沒有fixed menu, 廚師會更adventurous, 不過看上去選材和做法都略嫌保守, well, 這倒沒所謂, 反正各道菜式都做得出水準. 沒有過份驚喜, 不過就是令人覺得plesant和滿足.

Amuse Bouche是以shot glass盛著的Chilled Cucumber Soup (Now you know what I meant by conservative choices of menu). 接著是celery root puree soup配上pork belly跟蘋果 – 這也許是makoto-san當日最創新的菜式–湯看上去就像是一個cream-based soup, 不過廚師解釋這是沒有用上奶油和牛油 (dairyless), 配上切成小粒的豬肉和蘋果, 很特別的味道和口感. 另外一道是beef cheek ravioli, 也挺不錯.

主菜兩道, 較喜歡的是spring chicken配上了garlic confit risotto. 去了骨的雞肉烤得很香帶了點甜味, 汁就只是簡單的煎雞時剩下的pan juice 再加上香料, risotto的garlic 味並不過份明顯, 沒有搶過了風頭. 另一道是salmon 用lemongrass 和citrus去 poach, 配以curried cauliflower 和fennel emulsion – 自己覺得把三文魚醃了再sous-vide的煮法看來會更為適合, 味道的contrast也會來得較清楚, 不過他的方法也不錯, 味道稍為含蓄, "各有各法", 只是個人口味不同而已. Presentation也做得美, 廚師不惱不急的, 沒花多少工夫就把碟弄好. 廚房裡人不多(只有三人), 還要兼顧我們的drinks, 不過上菜的速度就控制得很好, 一道接著一道, 不快也不慢, 值得一讚.

Palate Cleanser是lemongrass sorbet配以青瓜–有一點repetitive不過也不是不好吃. 最後的honey mousse配以ginger shortbread都ok. 11個人開了6瓶酒, 不多不少吧, 還好離開是還未至於腳步浮浮, 不然準會在三層樓的樓梯上摔一交... well, what happened afterwards is another story.

私人的環境, 舒服的空間, 滿意的食物, 和good company, be merry and happy, 一個愉快晚上的方程式. 說實的, 憑3個人招呼我們11人的7-course dinner並不是易事, especially we are not the easiest bunch to please, 所以, bravo to makoto-san’s team! And thanks!

details:
when? october 16 2009
where? liberty private works, 3/f, 12 wellington street, central
occasion? not a birthday dinner
menu highlights? roast spring chicken, garlic confit risotto and thyme-infused chicken jus
drinks? too drunk to remember

Get the flash player here: http://www.adobe.com/flashplayer

Wednesday, October 14, 2009

Simple + Elegant = Cafe Gray Deluxe

香港的dining scene可愛之處, 就是每一年總有一兩間新餐廳, 令人充滿著期待. 今年我的no 1 choice, in terms of anticipation, 必定是Gray Kunz在這間新建成位於金鐘的精品酒店頂層的餐廳. Gray Kunz可能不是美國最享負盛名的廚師, 但論才華, 是絕對可以和那些Who's Who相提並論. 記憶中, 能夠被Ruth Reichl - 這位曾經被譽為紐約最具影響力的食評家 - 評為最高級別的紐約時報4星餐廳, 真的屈指可數, 當年Gray Kunz打理的Lespinasse就是其一 (其他的, 還包括了Daniel Boulud和Jean-Georges Vongerichten以自己為名的餐廳) 後來, 他在可能是全世界米芝蓮星星最密集的地標Time Warner Center裡面, 開了Café Gray, 也曾獲得了米芝蓮一星的評價. 早幾個月, 風聞Gray Kunz會回歸香港, 那時候已經開始數算著幾時可以第一時間品嘗. 所以, 10月份酒店一開幕, 已急不及待立刻訂位.


踏進這間名為Café Gray Deluxe的餐廳, 有點兒回到紐約的感覺 - 餐廳就在酒店的頂層, 一面是hotel lobby, 另一面穿過走廊就是餐廳. 豪華但不耀目的裝修配上casual的furniture和tableware, 很切合"deluxe cafe"的風格. 餐廳的一旁是半開放式的廚房; 另一旁就是長長的酒吧; 看到餐廳盡頭從高處望下去中環及維港的夜景, 才頓時把我從紐約的midtown拉回來. Décor typical但舒服, 一點也不uptight, 高貴而不花巧.

Menu是短短的兩頁紙 - first plate, second plate, dessert, 只此而已. 簡單的餐牌, 從來都不是個問題, 能不停轉換就成了 - 姑且看看這裡能不能做得到. 驟眼望上去, menu上大都是french bistro的典型菜式- beef tartare, crab bisque, coq au vin, foie gras, 還有其他. 跟Jean-Georges Vongerichten一樣, Gray Kunz早年也在亞洲待過好些日子(包括香港), 所以很多時都會用上亞洲菜常用的香料, 很subtle的fusion cooking style. 相反, wine list是厚厚的一本, 以old world為主, new world反而選擇較少, price range也十分friendly - 由300多元, 簡單的beaujolais到$30000的一瓶DRC La Tache都有, sommelier 也十分helpful. 麵包配上了aioli, 不過還是喜歡用回傳統的牛油.

前菜我們分別點了foie gras和crab bisque, 另外主菜是lamp chops with carrot emulsion, 和braised short ribs with polenta和 meaux mustard sauce. 點了菜不久, 前菜已經準備好奉上 - to our surprise. Crab bisque配上了crouton和crab salad, 湯是席前才從壺中倒到碗子上, 熱呼呼的, 頓時濃香撲鼻. Presentation, 味道... absolutely nothing to complain about. 主菜的燜燉牛小排骨是傳統的做法 - 醬汁很甜, almost like Korean, 看來不只是carrots, shallots, tomatoes 之類一般的材料 - 去了骨的牛小排早已燜煮得快要化開和入味, 配上輕盈的polenta和grainy的芥末忌廉汁, 正好中和了牛小排骨的濃味, 份量也不多不少. 據說, 這一味braised short ribs是chef kunz在Lespinasse年代已經是他的Signature Dish, 怪不得. CYY對她點的羊架, 看來也十分滿意 - lamp chops加carrot emulsion並不是平常的配搭, 再略加上咖哩的香味, 不過聽說也做得好.

我的甜品是meringue配以紅酒浸煮過的草莓加籃莓和crème anglaise, 也不是甚麼創新的菜式不過味道口感就一流, 每一層都帶出不同的味道, 有時間在家也可試弄一遍; CYY點的甜品, 是用中式竹籠蒸的chocolate gateau, 像糯米雞般包在荷葉裡蒸, 賣相固然帶著驚喜, 而出來的效果就像如心太軟蛋糕般, 不過用蒸的煮法, 外面的質地更為軟綿綿也較濕潤. 在menu中也看到數款chilled sweet soup加sorbet的組合 - very obvious of asian influence - 下次必定要試一試.

甜品過後, 移到了隔璧的lounge, 原本躋在那兒的客人們早已散了, 我們倆選了個僻靜的角落, 坐下來倚著窗望著海景, 慢慢享受餘下的紅酒... i think we have found a perfect chill-out spot.

回家看了一下其他人放在網上的分享, 有人評論說 - "簡單是美", 雖然是老生常談, 但一點也不錯. Café Gray Deluxe的selling point, 就是這種simplicity加elegance. 老實說, 兩者分開, 做得到的好餐館也很多; 但加在一起而又令人回味的, 在這城市中, 沒有多少間. 據聞Gray Kunz是個完美主義者, 這個晚上, 我們絕對是這種性格的beneficiaries.

details:
when? october 13 2009
where? cafe gray deluxe, 49/f, the upper house, pacific place, hongkong
occasion? birthday dinner
menu highlights? Braised Short Ribs of Beef. Polenta. Meaux Mustard Sauce
drinks? Domaine Michel Magnien Morey St Denis 1er Cru 1999

Get the flash player here: http://www.adobe.com/flashplayer

Tuesday, October 13, 2009

行走於彩雲之南

國慶假期, 到了雲南一遊, 在昆明的春城湖畔待上了數天, 想起上次, 攜著高球杆出遊, 已經是3年前的布吉了... 一想起, 已經未出發, 先興奮.


郊外很美 - 沿路上田園間的一片金黃色提醒了我們不經不覺已經步入了初秋; 高球場更是一絕 - 亞洲第一球會的美譽看來並不是浪得虛名, 加上絕好的天氣, 真可惜不能多留幾天.


昆明市內倒不是怎樣的特別. 只是匆匆的停留, 除了打球, 就只有到附近的石林和乘車上附近的西山俯瞰昆明的景色, 算是名符其實的走馬看花吧.


當然也少不了無間斷的美食. 宜良的烤鴨, 自稱比得上北京全聚德的, 這我可不敢說, 不過買一隻的價錢, 比在香港燒臘店點一碟燒鴨飯還要便宜, 真有點後悔不多點一隻好帶回酒店晚上當宵夜; 過橋米線, 湯底確是不錯, 但始終不至於是"to die for"的那種; 臨離開前的晚上吃的一頓野菌火鍋宴至今仍在回味...

Thursday, August 13, 2009

情意結

情意結這回事, 有時真的很難解釋. 以前總覺得老人家經常的想當年有點煩, 但是, 現在自己又總覺得所有的東西, 舊時的往往比現在的好, 例如, 卡通片總是覺得"IQ博士", "足球小將"比現在的那些精彩; 日劇, 現在的那些總不及往時要每星期到信和走一轉, 買最新一集剛配上字幕的翻版"同一屋簷下"VCD值得去追; 現在, 每天晚上, 寧願在"Star World"台追replay完又replay的"Seinfeld" 和 "Friends", 都不願看current season的"Prison Break" 或是"Desperate Housewives"之類的"新"劇集. 天呀, 這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是我們老了, 還是現在的所有東西都真的是大不如前呢?

唯一覺得現在比以前好的, 可能只是現在Now TV每星期十場八場的英超直播, 真不知道以前我們怎麼能滿足於每星期只有一小時的match of the week?

Tuesday, July 21, 2009

略為失望的Grissini

如果你問我, 最喜愛的菜式是甚麼, 我想, 意大利菜就算不是第一也會是我頭三名的選擇.

這個周日的下午, 碰巧就在演藝學院看戲, 很自然的想起隔璧的Grissini, 於是散場後, 就來到這裡. 不敢說grissini是全城最著名的意大利餐館, 不過, 景致就肯定是最迷人的 - 落地的玻璃窗, 遠望著維港和中環, 夕陽映照出不言而喻的美. 我們就正坐在窗旁, 這些種種, 就全收到眼底. 7月份, 餐廳正在做Umbrian Cuisine為主題的餐單, 我們這晚就點了它的四道菜晚餐. Umbria是個山城, 四面都是陸地, 感覺上跟隔鄰Tuscany在菜式上都相類似: 時鮮的蔬菜, 配以豬, 牛或羊, 或烤或炆的煮法, 略帶點rustic鄉土的味道. Umbria也是truffles的主要產地, 這晚的餐單, 就有好幾道菜式以summer truffles作配襯.

拿著wine list, 意大利的酒確實是選擇齊全, 只是這晚沒有一瓶特別的stand out, 反正還駕著車, 乾脆stay dry好了. 而且, wine list也有點令人摸不著頭腦 - 照道理, 酒店的餐館cater不少lone business traveler, 總不能沒有half-bottle selection吧? 就是把wine list翻了數遍也找不到, By glass的selection也寥寥可數, 比olive garden的還要少... 沒有了half-bottle和by glass的choices, 兩個人吃飯, 更加是no-brainer, 酒不喝也罷了. 向sommelier反映, 他反指half-bottle其實是有的, 是支90年的lafite or something (驟眼一看還好像是marked up得很過分), 頓時語塞. 不是以食客的心態去設計酒單, 只是看著bottom line去maximize revenue, 真令人失望.

CYY經常都說, Grissini最好吃的, 是這裡serve 的grissini - 其實很多人都如是說, 不過這都不甚公平, 相信主廚聽到, 也會十分沮喪, 因為弄一手好的breadstick並不是廚師顯功架的舞台. 不過在這晚, 遺憾地, 我也不得不承認, 這倒是事實. 其實, in their defense, 菜是做得不賴, 尤其是我的主菜pancetta-wrapped guinea fowl with cannellini beans and juniper berry sauce. 不過, 算是簡單的一道菜, 很難想像一間decent的意大利餐廳會把這弄得怎樣的差, 所以也不喜出望外.

其實全晚的敗筆, 在於cyy的慢烤羊架. 看她一吃下去, 已經皺起眉頭, 明顯地, 菜已經做了好一段時間, 擱在一邊早已經變涼了, 我嚐過一遍, 伴菜的mashed potato也是如此. 這天人不太多, 應該不是runner的錯, 看來是廚房的問題. 很少把菜退回去, 不過這次也要破例 - 跟overcooked的牛扒一樣, 端上不冷不熱的菜, 同樣是死罪. 侍者帶著歉意把這道菜拿回去, 過了不多久就把碟子原封的拿回來, 這次倒算是稍有改善. 星期天, 想必是head chef放了假, sous chef擔大旗了, 有時也難免有所錯失, 不過只馬虎的以microwave原碟翻熱? 這不是五星級酒店的所為吧... 之後的dolce, 是rasberry tart with milk icecream, 雖然也不錯, 簡單清新, 不過就是給先前廚房的mishap打擾了興致. 舊的有sabatini, 新的有the drawing room, 珠玉在前, 我想我們都會有一段時間不考慮回來了...

一個本來很充實寫意的星期天, 帶了點遺憾.

details:
when? july 12 2009
where? grissini, grand hyatt hong kong, 1 harbour road, wanchai
occasion? post-theatre dinner
menu highlights? Rather, a "lowlight" - lukewarm dish being served!

Sunday, June 28, 2009

再談讀.食 (之二)



關於飲食的著作, 另外一本, 剛看完. 書名叫"星星的滋味": 忠道的米其林筆記", 上月才出版. 上星期六, "冒險"到旺角逛街, 就是為了這本書.

書的副題叫"米其林筆記", 顧名思義, 說的, 自然是米芝蓮餐廳 (台灣是將michelin譯作"米其林"的), 是旅居法國的台灣作家謝忠道將他在法國數間米芝蓮餐廳吃飯的所見所聞所感一一記錄.

自己一直都是謝忠道部落格的"粉絲" - 陌生人的blog很少會追, 只有這巴黎小站, 叉燒包, 和gigi的, 我才有這樣的興致. 就是看他拍的照片, 還有他對法國料理的認識, 和對每一間餐廳, 每一位廚師, 每一道菜式的獨到見解, 就已看得入神. 當然, 看到他在網站的分享, 只有羨慕加妒忌的份兒. 不過看以他變化多端, 生動的文筆, 幻想一下自己親歷其境, 坐在幽雅的dining room, 在品嚐那些精彩的菜式, 也是好事. 買這本書的另一個原因, 是因為封面的那一張Pea Ravioli的照片 - El Bulli的signature dish, 還未有機會品嚐, 不過看了就心動.

一口氣看完. 喜歡作者直接從食家的角度出發. 一餐飯, 看到些甚麼, 吃過些甚麼, 感覺怎麼樣, 就簡單而秀麗的一一描述. 看完他的分享, 就好像自己親身經歷一樣, 齒頰留香. 很多人只會講好吃, 不好吃之類... 但在書裡, 例如一味普羅旺斯的綠露筍佐羊肚菇, 就被形容為"聞到森林裡的陰深清涼, 萬物甦醒的氣色" - 一下子把味道, 顏色, 氣味, 還有季節性全表達了出來. 真令人感動.

也喜歡作者的直率 - 好吃的就說好吃, 不喜歡的他也肯直接和讀者分享. 有一些餐廳是作者經常光顧的, 有一些是因為要出書而特意前往, 作者都一一說明, 一點也不做作. 書裡選的餐廳也有其美妙之處, 只是十二家星級餐聽, 不同級別的也有, 也分佈在不同的地方, 菜式, 廚師的背景都大不同, 很有代表性. 也省了robuchon, ducasse, gagnaire這些已經耳熟能詳的名字, 反而集中feature一些up and coming的新面孔, 很有意思.

"忠道的巴黎小站"裡, 放了很多十分吸引的相片, 是謝忠道邊吃邊拍的. 不過書裡面就多用上餐廳提供的相片. 相片的質素無疑是高了, 不過也把書弄得太重商業味道了, 還是喜歡謝忠道自己拍的那些來得自然. 就是看了這些令人垂涎的相片, 有種想立刻走進廚房弄一餐飯的衝動.

書後面的部份, 集中分享了作者在el bulli用餐的體驗, 和一篇與米芝蓮指南總編Jean-Luc Naret的對談. 是很有深度的專訪, 比起當Jean-Luc Naret去年在香港主持Michelin Guide 的launch event時, 媒體只不停質問為什麼乜乜大排檔, 乜乜所謂"特色"食肆拿不到星之類的問題, 此消彼長.

網上寫食評的人越來越多 - 看openrice就知道. 喜歡拍照的, 更多 - 平時有上餐館食飯就看到. 不只是香港的餐廳, 世界各地的, 也有. 不過到訪世界各地的米芝蓮餐廳, 到每一間都隨便拍張照, 列一下嚐過的菜式, 一點也不難 - 拿著本"紅色小冊子"和一張白金卡就行了. 能夠寫得生動, 拍得真實, 令人一看有立刻想一試的衝動, 寫得如此美妙的中文食評, 屈指可數; 香港人寫的, 對不起, 我還未遇過. 這不是水平的問題, 而是我們太容易settle for less了 - 甚麼事情都"到此一遊"就行了, 可必事事認真考究呢? 忠道的巴黎小站, 我敢說是其中一個最好的food blog. Well, 看罷"星星的滋味", 再將"飲食男女"裡面那兩位大嬸和一位大叔寫的"傑作"看一遍, 有點想嘔, 真不知為什麼這麼多人還把他們視作fine dining的"明燈"?

Saturday, June 27, 2009

再談讀.食 (之一)


繼續著迷於關於飲食的著作, 剛剛又讀完兩本: 一本震撼, 一本感動.

震撼, 是小山裕久的"日本料理神髓". 這是一本從"料理人"角度寫的書. 小山裕久是位於日本德島的"青柳"料亭的主人 - 說實在, 在看這本書之前, 真的沒有聽過小山裕久先生的名字. 不過看了書背的簡單介紹, 方知道名列米芝蓮三星的東京"神田"(Kanda), "小十"(Koiyu)和兩星的"龍吟"(Ryugin)的主廚都出身自德島青柳, 是小山先生的高徒. 其中"龍吟"的山本征治, 很多評論甚至把他和El Bulli的Ferran Adria相提並論. 就是知道作者這樣的背景和"江湖地位", 知道由他來談談"日本料理", 就已經沒有不看這本書的理由.

正如剛才所說了, 這本書, 是從"料理人"角度寫的, 不是那些"日本料理入門", 會介紹一下江戶前壽司和押壽司的由來呀, 關東煮和關西煮的分別呀之類的常識, 更沒有食譜和食物相片, 連作者自己的照片也沒有. 不過, 對於我這些只懂飲飲食食, 偶爾在廚房玩玩的門外漢, 讀這本書同樣覺得有趣和拍案叫絕. 例如是小山先生花了一整個chapter, 只討論煮高湯的技巧, 這可是每個日本廚師的入門必學, 也是不少菜式的基本; 而材料也不是甚麼秘密或是昂貴的東西, 主要是鏗魚和昆布, 但是, 煮一鍋高湯要用多少水? 用甚麼的鏗魚, 甚麼的昆布? 幾時下鍋? 要煮多久? 弄一鍋高湯一點也不難 - 家裡也經常弄; 不過, 要弄一鍋完美的高湯, 據小山先生所講, 他花了五年, 不停鑽研, 反覆考究, 方才領悟得到. 看完之後, 真是有新的體會.

書其實分成兩部份 - 第一部份, 就全是談這些日本料理的思維: 高湯的技巧, 菜單的設計, 日本料理不同地方, 不同季節, 食材煮法不同的精妙之處, 當然還有刀工, 燉煮和燒烤的技術, 連米飯作者也花了整個章節去慢慢考究.

書中也分享了學習日本料理的竅門, 看完這個章節, 就想起多年前在L.A.在野沢師傅的壽司店吃飯時和他的一席話. 他慨嘆在美國很難找到好的壽司學徒, 因為當知道頭一年連菜刀也沒有機會碰, 每天只是4點鐘要起床跟師傅到魚市場選魚, 平日就做些洗洗菜, 清潔一下廚房之類的粗重功夫, 很多人都自動放棄, 另謀高就. 但是, 選購好的材料可是最基本要懂的技術啊, 現在的人急功近利, 就是不了解. 從最基本的開始, 反覆學習, 循序漸進, 是學料理的不二法門, 是沒有一步登天的捷徑的. (按: 野沢先生在L.A.素有"Sushi Nazi"之稱, 在他的壽司店Sushi Nozawa得罪了他, 被他罵一頓後被趕走的顧客不計其數; 不過這也是全市最受歡迎的壽司店, 客人在門外花一兩個小時排隊絕對是等閒事. 我至今仍覺得那是我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頓飯)

第二部份, 是小山先生和其他名廚的對談 - 計有joel robuchon, 三國清三 (Kiyomi Mikuni - Hotel de Mikuni的主廚), 陳健一 (Chen Kenichi - 料理鐵人)等等. 談的東西天南地北, 由食材到技術到廚師的訓練到餐酒到餐廳的環境都有談過, 有時甚至把食品引申到人品, 從煮食之道引申到生活之道. 其中也不乏日本料理和法國料理在本質上的比較: 例如有將法國料理比喻為"火料理", 日本料理是"水料理"; 又或者將法國料理比喻為油畫, 透過增增減減的複雜技術達至完美, 而日本料理就像是書法, 一筆過, "一次定輸贏". 簡單易明的比喻, 不過就一語中的.

看著這本書, 就是感到震撼. 震撼在於從沒這樣的想過日本料理精妙之處, 也更了解日本廚師的認真和執著, 從環境到餐單到食器到裝飾到上菜的次序和時間各環節的嚴謹, 每一天都用"一期一會"的心去款待每一位客人, 在最簡單的事物裡追求極致. 2009年米芝蓮東京指南, 三星食肆中, 日本主廚打理的店佔了7間 (6間日本料理, 另一間Restaurant Quintessense 是法國餐館), 還未計海外, 剛在上年擇下三星的高山雅芳(紐約的Masa餐廳). 就是因為這種認真, 做出如此的成績, 也不無理由.

Thursday, June 25, 2009

一張剪報

朋友傳過來的剪報.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And we salute them.


(摘自明報通識網 2009年6月19日)

<<你們作了一個很好的見證>> - 屈穎妍

我不是教徒。
我也沒有特別的信仰。
這天,在電視鏡頭的洶湧中,忽然覺得,這個神,實在了不起。
正生書院的一班孩子,去到哪裏都是那麼整齊,那般沉默,那樣克制,面對敵意的群情,他們抬起頭,抿嘴,即使落淚,也光明正大。
他們曾經是社會上的地底泥,是什麼令他們今日站得如此挺直?面對挑釁式的謾罵,他們居然沉得住氣;面對搜奇式鏡頭,他們光明磊落。
我想起每逢電視出現排隊買票、打蛇餅爭籌、歌迷影迷追星、待業者找工作、動漫展霸頭位等新聞時,記者鏡頭一掃,人人拿手袋報紙掩面之窘。
不過排排隊,已怕世人見笑,更何是曾入歧途的隱君子?!
羞人,只是心魔,讓不可告人的過去成為努力動力,說來容易,真的能做到,卻需要無限勇氣。
這群勇敢的孩子,讓我看到他們所信奉那神的力量。
梅窩居民找了一班小孩拿示威牌匾圍正生校長校監團團轉,兩個大男人一直笑盈盈,誰利用小孩子?誰才真心為下一代?一眼看破。
多年來,正生出來的孩子,像品牌,一班班壞孩子,走進這孤島,出來個個昂首闊步,重踏正軌。
如今年輕人毒患為禍,像正生書院這樣的學校,應該若七‧十一,每區一幢,梗有一間左近。有什麼對付毒品的方法、機構、制度,成功得過正生書院?!
當地反對者說,外人隔岸觀火,自然講得口響。對不起,我絕不贊同。劉皇發建議正生遷往其他空置學校,其中一所在我家區內。如果屬實,我第一個支持,能成為正生鄰居,實在是我的榮幸。
孩子們,你們已為上帝作了最好的見證。

Wednesday, June 24, 2009

新聞

昨天開車時, 聽著收音機的新聞報導, 說華盛頓地鐵發生了意外, 多人死傷, 報導還指出, 意外有一華人受傷, 而據當地一位華僑指出, 出事的地鐵紅色線沿線有華人聚居, 是他日常上下班都會乘搭的云云... 聽了之後, 不禁失笑: 為什麼本地新聞每次報導這些意外, 天災事件時, 都總要煞有介事的指出有沒有華人傷亡 (記住, 是華人, 不是香港人), 又要煞有介事的找來一位當地居住的而又講廣東話的人去跟進一下當地的情況? 有這個需要嗎? 試想想, 如果是cnn這樣的報導我們前陣子發生的事件, 你會怎樣看法:

"Dozens of people were injured in an acid attack in Mongkok of Hong Kong on Monday. It is the third attack of its kind since December and the suspect is still on the run. No Americans or anyone of American descent were hurt in those attack. According to Bryan, an American living in Hong Kong, Mongkok is a busy shopping area with a lot of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he's now avoiding the area because of those attacks, except when he has the urge to visit the red-light district nearby every now and then. He assured us that Hong Kong is still a safe place to live and travel... blah blah blah" w.t.f.!

我不是讀journalism, 也不是新聞從業員, 不過也都知道有newsworthiness這回事. 大城市的地鐵系統(還要是首都)發生嚴重事故, 做成多人死傷, 當然是newsworthy, 值得報導. 不過事件裡有沒有華人死傷, 說實的, 我們真的特別關心嗎? 還有, 你肯定他是華人嗎? 斷估你們都是看到傷者姓chen或是lee或是甚麼的就一口咬定他是, 不是這樣, 難道有查族譜嗎? Ok, 就算是真的, 對於這次意外的newsworthiness, 有影響嗎? 我們會因為事件裡沒有華人死亡, 就一笑置之, 視之為小事一樁嗎 (or the other way round)?

另外, 再隨便找個所謂"華僑", 隨便的說兩句話, 對於這個報導的全面性, 有任何實質幫助嗎? 難道不能說, "據一位以前旅居華盛頓四年的香港人說, 聽到意外之後, 要查wikipedia才知道發生意外的Fort Totten和Takoma車站確實在那裡, 現在想起, 四年以來應該只經過過那裡一次, 是有次和朋友到Fort Totten站的下一個站silver spring一間被譽為華盛頓最好的茶樓飲茶, 當時並不覺得這條地鐵線特別危險"之類的廢話嗎? 受訪的那位"華人", 天天乘出事的地鐵線, 於我們何干? 我們會為他"僥倖生還"捏一把汗嗎?

不知為什麼, 這件事, 令我想起"秋天的童話"的情節, "十三妹"到美國留學, 父母一定要找個甚麼親戚的姨甥甚麼"僑領"的"船頭尺"去接機, 人生路不熟好照應之類, 好像全紐約的中國人都是一家親之類要守望相助... 但那可是八十年代的電影橋段哦, 那是我們參加"鴨仔團"每一站還一定要去唐人街吃一餐咕嚕肉和觀光一番的年代, 難道我們的思維, 還要停留在那個時候麼? 低能! 香港媒體的新聞編採部門啊, 拜託, 請不要再侮辱我們的智慧, 視野和常識, 好嗎?

Thursday, June 18, 2009

巷子裡的串燒小店

每次想找處安靜的地方, 輕輕鬆鬆, 簡簡單單的吃餐飯, 無論只是cyy和我兩個人還是三五知己聚舊, 都總會想起這間在跑馬地一條巷子裡的小店. 正因為如此, 無論我們多貪新忘舊, 每幾個月, 總會有一兩次回到這裡來.

是一間日式串燒店. 拉門進內, 你就會看到, 只是寥寥的數張桌子, 後面就是弄串燒的open kitchen和L-型的吧檯, 還有個多一點privacy, 可以坐6-8人的小角落. 開放式的廚房, 可以看到師傅在裡頭工作, 不過也沒有很大的油煙, 再加上暗暗的燈光, 輕悠的音樂, 即使坐滿了人, 也絕對不嘈吵, 是很舒服的小店格局.

這天晚上和朋友相約, 第一時間又想起, 於是就提議到這裡來, 反正地點也方便. 甫坐下, 相熟的女侍應已把一杯子的沙律菜送上, 紅蘿蔔, 椰菜, 青瓜, 加上自家製的麵豉醬, 這好像已成為本地串燒店的基本前菜, 不過總覺得這裡的醬汁弄得最可口.

串燒的款式其實並不算特別多, 就算是寫在牆上的specials, 變化亦不大 - 不過, 和不同的人來的最大一個好處, 就是因為不同人都各有喜好, 所以每每都會因此而嚐到不同的菜式, 不然只是我們兩個人, 來來去去都只會點吃慣的那幾款. 結果, 來過好幾次, 不同人點了不同的款式, 基本上把餐牌上的都試過了. 我最喜愛的可算是牛舌, 芝士年糕串和汁燒蠔. 牛舌, 厚厚的, 燒的火侯及時間也剛好, 只輕輕灑上鹽巴已經十分味美; 芝士年糕串 - 豚肉包著年糕再夾著芝士, 煙煙韌韌, 很有嚼頭, 味道也香口; 汁燒蠔, 香甜的醬汁淋上生蠔面放在焗爐裡面燒, 蠔不是用很大隻的那種, 所以一點都不覺得韌, 醬汁像味噌不過帶點酸甜, 十分開胃. 這個汁燒蠔, 曾經試過回家照辦煮碗弄一遍, 不過都不及這裡的好吃, 真的要好好研究看看究竟醬汁裡放了甚麼材料. 印象之中, 其實每一款串燒都弄得不錯, 只是剛才提到的特別深刻, 也是每次都會特意點選的吧! 今次額外點了碟燒雞泡魚乾, 剛好用來送酒. 反正座位不多, 服務也是蠻細心的, 上菜的速度也恰到好處, 不快也不慢.

要不是s和j當初的介紹, 都不知道有這樣的一間別致小店. 就因為是座落在這cul-de-sac的盡頭, 因為這個毫不起眼的門口, 才可以維持著成為這區的best kept secret. 今個晚上, 只是"輕嚐淺酌", 不過也不打緊, 反正不消多久, 當我們想找處安靜的地方吃餐飯的時候, 我們又會再想起這裡.

人長大了, 就發覺朋友不再像以前只是天天講電話, 隔天要見面的那種. 現在想起來, 原來都已經是相識十多年的一位朋友了, 期間大家各自的生活都經歷了不少變化, 很自然的, 走得越來越遠, 當然再不能很cheesy的說是best friend或是甚麼的; 畢竟人與人的關係, 尤其是朋友之間的, 怎樣的變遷也是一種緣份. 不過, 到現在, 至少還能夠偶爾間, 一個電郵, 一個電話, 或是彼此碰碰面, 輕輕鬆鬆, 簡簡單單, 在一口一口的串燒之間, 談天說地, 只是大家catch up一下, 談談大家最近遇到的人和事, 這已經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君子之交淡如水", 聽起來很玄, 不過當人長大了, 才發現這句說話, 真有意思.

details:
when? jun 15 2009
where? 御串燒, 跑馬地源遠街15號地下
menu highlights? 牛舌, 芝士年糕串都做得不錯. 不過favorite一定是汁燒蠔.

Monday, June 15, 2009

O嘴

"北極人少企鵝多" 這類的說話, 其實已經不是最近聽過最ridiculous嘅comment, 不過出自一個34歲的律師的口, 實在又有點speechless. 在網上看他的相片履歷, 也算是五官端正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還要是香港某主要政黨的副主席啊, 究竟是怎麼攪的? (如果唔知我講緊乜, 可以參考相關的新聞連結)

這倒令我想起, 最近發覺香港人的common knowledge - 尤其是新一代的, 簡直缺乏得恐怖, 有時聽到真的不知該怎樣respond. 有一次在MegaBox看完"翻生侏羅館2"(Night at the Museum 2)電影, 聽到身旁一個年青人煞有介事的告訴同行的女伴那個在電影中出現的是林肯總統, 那個女的還要反問誰是林肯... 天啊, 這可是很基本的常識啊, 幾時變成可以用來brag about, 向人炫耀的knowledge? 還有, "誰是林肯" - 這是甚麼樣的低能問題? Oh for crying out loud, 這可是解放黑奴, 發表了著名的蓋茨堡演說的美國總統啊! 就是該演說中提到的"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的政治理念, 啓發了後來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有, 民治, 民享的"三民主義"學說喎! 就算不知道Gettysburg Address, 林肯解放黑奴的事跡總該是小學生都知曉的歷史故事吧! Come on!

還有更令人"O嘴"的, 是有兩位教小學的朋友a 和 b, 有次閒聊時告訴我們學生的趣事... 他說有一天看到有個學生吃完午飯後拿著隻香蕉發呆, 細問之下才發覺原來那個學生根本從不知道香蕉是有皮的, 當然更不知怎樣剝掉香蕉皮來吃, 所以只好拿著它發呆, 不知從何入手... 哎! 聽完之後, 真不知該感到啼笑皆非, 還是為這一代感到悲哀...

究竟係唔係學舊時阿呂奇話齋, "呢啲唔係你嘅錯,亦都唔係我嘅錯,係社會嘅錯!"呢?

Monday, June 8, 2009

好奇

原來最近不只是我對這女子的身份感到興趣...

請不要誤會, 我對王迪詩並無任何好感, 她的專欄我倒是久不久會"瞄"一下... 我覺得, 真正享受"BoBo"生活的, 是絕不會開口埋口稱自己為"BoBo"族的, 又或是說話時"Jesus"前"Jesus"後, 又或者是經常有意無意提及自己所買的名牌, 出入的場所和開過的紅酒... 這不是自我膨脹, 是insecurity才真.

當然, 這並不打擾追讀她專欄的興致. 不過, 專欄還可以, 她的書就thanks but no thanks了: 浪費了我的shelf space.

---

文化觀察:《蘭開夏道》之謎

讀完了《蘭開夏道》第二本,意猶未盡,又去書店買第一本。結賬時,店員好心地提醒說:「第二本已經出了哦。」看起來也有其他人追這本書。

 知道這本書的人自然明白「意猶未盡」是什麼意思,也用不我來多嘴。這篇文章是給不知道的人介紹的。

 《蘭開夏道》是署名「王迪詩」、英文名叫Daisy的作者在《信報》上專欄的結集。之所以說「署名」,是至今為止除了少數人,大家都不知道作者真身是誰,甚至還在猜測是男是女,更不要說「王迪詩」和「Daisy」這名字是真是假。

 如果文章不好看,誰有空去關心作者是誰是男是女?偏偏這個專欄就是特別,她說自己是在中環工作的律師,主要工作是處理中國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的deal。她以自己工作的辦公室為圓心來寫中環的飲食男女,評論金融界眾生相,話題不限香港,有倫敦北京,也有上海台北。如果是男作者來寫同樣的話題,大多會以「評論家」的姿態不知不覺就去扮演「為人指路」的角色。但「蘭開夏道」以女人的視角來寫,不用承擔男作者那種自封的社會責任感,再大的話題也可以歸結成一個女人眼裡的生活品味問題,相形之下,自以為在勤奮打工和努力思考的男性就顯得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她可以任性,可以很寸,一針見血。當是專欄來看,剛好。

 如果一個女作者筆下只有女人間的話題,可能會顯得精明但不智慧,《蘭開夏道》特別在於月旦人物時有種老辣的知識分子的修養,莎士比亞、丘吉爾、楊絳、余光中甚至易中天都會出現在她的故事裡,每次出現都恰到好處。她說自己是BoBo族,Bourgeois(布爾喬亞)+Bohemian (波西米亞),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希望自己是其中一群,但有Bohemian的自由沒有Bourgeois的資本,或是有Bourgeois的收入卻沒Bohemian的性情。「王迪詩」兩樣都有,文字又流暢,所以夠寸夠好看。

 有時候《蘭開夏道》會讓我想到Sex and The City,太像了,BoBo族的生活,喜愛Burberry Prorsum、Valentino、Bottega Veneta,月旦男女,她還有個像Sex and The City裡Mr.Big那樣的男朋友Philip。女主角不是四個而是一個,另外故事裡又多了份東方女子的矜持,除此以外簡直如出一轍。所以當網上有人猜測王迪詩不是真人而是虛構時,我覺得也不無道理。

 網上有人猜王迪詩是林行止的女兒林在山,但很快被其他人否決了;有人猜是陶傑,但又覺得文筆比陶傑略遜一二,此外還有猜是倪震的,甚至還有人斷言是個中年阿叔。其中最要命的是王迪詩剛寫「蘭開夏道」時自稱28歲,有人說,一個女人不會告訴別人「再過48個月自己就三張了」,這句評論非常有意思。拋開這些不說,我覺得「王迪詩」形容自己的生活細節還有品味,太女人了,反而有種過於「典型」而不真實的感覺。

 《信報》專欄過去也有用假名來掩飾真正身份的例子,例如筆名「原復生」的作者寫的《原是物語》,後來人們就猜「原復生」是蔡東豪。這次的「王迪詩」是誰,也許不那麼重要,但如果不幸證明作者真的是個男性,可能很多人會非常憤怒吧?

 最近香港出版的書,突然有股「BoBo」風,《蘭開夏道》是其一,CUP出版的漫畫《Michelle's Diary 2》更是典型。過去以為香港夠成熟,只有上海這種復興中的都會才會刻意追求BoBo風格,現在看來似乎也未必。

Friday, June 5, 2009

兩年

最近, 很在意的想起了過去. 二十年前所看到, 所經歷的, 固然仍歷歷在目. 而另一件事, 轉眼又已經兩年了.

是兩年了嗎? 一切一切, 可像還是剛發生的一樣: 突然而來的一個短訊; 在深切治療部門外, 希望夾雜著焦慮, 淚水夾雜著汗水, 笑聲, 哭聲夾雜著腳步聲; 在那幾個星期裡, 到薄扶林的路, 好像比回家的路更來得駕輕就熟; 從過一日得一日的盼望, 變成一星期, 兩星期... 時光一滴一滴的過, 盼望變成沉默, 沉默變成denial, 最後, 不想看到發生的, 始終都成為了事實. 一步一步, 我們送別了一個朋友.

對於三十世代的我們, 死亡從來都不在agenda裡會出現的term, 但在兩年前的那一個春夏之交, 我們都跟它有過近距離的接觸. 是太沉重了吧!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這些說話, 沒有比在那段忐忑的日子當中來得赤裸裸的真實. 我想, 那一段日子, 也許, 我們永遠也會記得.

是兩年了嗎?

Thursday, June 4, 2009

堅持

二十年來, 我們一直堅持.

堅持, 不等於我們埋沒於過去, 不肯放眼於將來;
堅持, 不等於我們在盲目的打一場不能取勝的仗;
堅持, 不等於我們拒絕向好的方面看, 只懂翻起自己的瘡疤.

堅持, 是因為我們今天依然認同當日學生所爭取的;
堅持, 是因為mission還未accomplished;
堅持, 是因為我們不能讓鮮血白流;
堅持, 是因為我們相信, 良心並不可以用物質生活所收買的.

星星之火二十年前已經燃點, 每年這一天, 我們堅持, 我們記念, 就是要讓這點點星火繼續燃亮下去. "平反"不"平反", 對我來說並不重要, 反正歷史一向都是公平的, 是非對錯, 從來都沒有也不能顛倒. 爭取平反, 從來都只是堅持的其中一個小理由.

堅持, 也是因為我們要為受壓的一群發聲, 向世界說, 面對不義, 我們不能選擇沉默: 我們不是常祈求天父的慈愛與公義都得到彰顯, 而耶穌也告誡我們要在世上作鹽作光, 以我們的行為生活向世人作神的見證的嗎? 但當遇上不義之事, 如果我們選擇迴避, 選擇沉默, 又是不是跟這相違背呢?

"大惡之下焉存小善, 若我身邊有人被屠殺了, 或被刀捅死了, 而我緘口不言. 那我明天看見一個要飯的, 給他一碗飯, 我這行為有何意義?" 是"鏗鏘集"裡其中一個在北京的受訪者說的, 的確擲地"鏗鏘". 他的堂弟就是在八九年六月三日午夜死於天安門. 他能堅持, 你能嗎?

二十年來, 我們一直堅持, 而且還是要堅持下去.

今年, 因事不能到維園了, 不過也會在精神上堅持, 在禱告中記念.

Saturday, May 30, 2009

貪新忘舊 - the drawing room

喜歡周圍吃的, 有時實在很難不貪新忘舊. 不是嗎? 在這都市裡, 久不久就有新的餐廳開業, 要不然最少也有新的菜式, 新的 guest chef 諸如此類, 如果有時不忘情一點的話, 的確很難逐一嘗試.

上個月, 就有一間新的餐廳"悄然"地開業 - 地點在銅鑼灣鬧市的一間精品酒店裡. 這裡原本的餐廳(opia), 自從 CYY 跟朋友去過後, 把它彈得一文不值, 所以聽聞餐廳月前結業的消息, 當然也不覺得可惜或是奇怪. 而當知道取而代之的, 是 Chef Roland 和 Umberto 負責打理的意大利餐廳, 便怦然心動, 巴不得立即一試. 貪新忘舊嘛... I know, 在食的方面, 我承認, 我是 guilty as charged.

奔走相告, 知道朋友 s 和 j 也是喜歡意大利菜的人, 就約定在這個周五的晚上結伴前往. 到過以前 Roland Schuller 的 Aspasia 和 Umberto Bombana 的 Toscana, 所以對這間名為 "The Drawing Room" 的新餐廳的出品, 早有了一份 expectation, 知道這晚我們準會是 off to a good treat. 如果說, Aspasia 像是間 tuscany 的粉色小屋, 那麼, 踏進 The Drawing Room 的感覺, 就像置身於米蘭的 lounge 裡面. 既然 JIA 是 Philippe Starck 設計的"家", 把這間 Drawing Room 打造成時尚高雅的"宴客大廳", 確實是適合不過. 餐廳本身並不大, 不過坐位也不多, 而我們被安排的, 更是張 chiase lounge, 當然坐得是蠻舒服的; 餐廳以古銅色為主調, 周圍和牆上都擺放了些藝術品, 再配上白色的磚牆, 耀目但不覺得浮誇.

這裡的 menu 很簡單, 有4道菜和6道菜的 tasting menu 可供選擇, 另外每道菜也好作 a la carte 的 order; 這晚我們都選了 4-course 的 tasting menu. 記得對 aspasia 的 wine list 無甚好感, 這裡的 wine list 相比之下, 平易近人也有很多選擇. 吃意大利菜, 很自然地選了支 chianti, 也算可以. 4個 course, 除了甜品外, 每個其實都有2個 choices, 不過巧合地大家的選擇也大同小異. Amuse-bouche 是 blini 配以 coral trout, 魚子和sour cream, 接著就是 Quail, Foie Gras 配以 Apricot. Quail 的肉也嫩, 烤得口感與味道也剛好. Pasta course 是 gnocchi 配以慢煮的 veal shank, 簡單典型的菜式, 味道也是出色之作. 主菜我們四個都選了"和牛三弄" (Wagyu Short Ribs, Wagyu Short Tenderloin and Ox Tongue with Whipped Potato and Red Wine Sauce), 按侍者的建議, 從淡身的 ox tongue, 吃到濃味的 short ribs, 個人就最喜歡牛舌外脆內軟的質感, 作配菜的 whipped potato 也做得好, 絕對不overwhelming, presentation 也是簡單而不花巧; 唯一挑剔的, 只是 portion 太少了, 有點兒意猶未盡. 甜品的 lemon tart 配 lemon sorbet, 剛好把先前幾道都是味道濃烈的菜色平衡一下, and what a lovely end. 晚飯途中, 我們早已盤算下次又去那裡"周圍吃"了.

晚飯過後, 走到大街, 好像還差一點點, 漫步到附近的大坑, 在露天甜品店的夜色下吃著一小杯牛乳薑汁燉蛋, 剛好.

details:
when? may 29 2009
where? The Drawing Room, JIA Boutique Hotel, 1-5 Irving Street, Causeway Bay, Hong Kong
occasion? 周圍吃
menu highlights? Quail, Foie Gras with Apricot
drinks? San Felice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Il Grigio 2004

Saturday, May 16, 2009

二十年


有一些事情, 真的是不可以拿來開玩笑或者是隨口噏的, 尤其是那些還沒有bring closure的事: "九一一"是一樣, "六四"是另一樣. 上星期美國的"脫口秀"諧星Wanda Skyes把共和黨的"打手"Rush Limbaugh 比喻為"九一一"的劫機者, 令同場的奧巴馬急急與她的言論劃清界線; 或是白宮批准"空軍一號"在紐約低飛引起了一陣恐慌, 都是反例子; 當然, 真想不到, 這些都不比曾先生前幾天示範的過份.

因為wandy skyes犯的, 只是"政治不正確", 將政敵與作為公敵的恐怖份子混為一談的確是過了火位 - 不過暗地裡相信很多人可能會會心微笑. "空軍一號"的事件, 也只是負責的決策者低能, 判斷有問題. 不過, 我們曾先生犯的, 可是對"大是大非"的問題的錯, 用共產黨常用的話說, 就是在"思想問題"上犯了嚴重的錯誤: 嚴重性猶如上年奧巴馬的前牧師指"九一一"是上帝對美國的咀咒, 是咎由自取; 或是那些質疑當年納粹德軍有沒有屠殺猶太人的見解一樣.

"六四"對於我們來講是集體回憶中一道很深很深的疤痕, 對於當年身歷其境的, 更是不能磨滅的傷口. 沒有proper closure, 沒有公正的定論, 十年, 二十年, 五十年, 都會是這樣; 日後就算是一千個對也不能夠彌補當日的錯. So, repeat after me: 藏在心底裡的疤不會因年代久遠而消失; business as usual不代表當年的事現在可以輕輕帶過就算; 不提起不代表我們已經忘記; 你是特首也不能說是你可以代表香港人的意見, okay? - 民主選舉產生的美國總統也不敢對自己的國民這樣說, 就憑你?

Well, 不需要為失言道歉了, 因為你沒有失言, 我們也沒有誤解, 你有權說你的, 無論我們覺得你說的是多麼的可恥, 這是言論自由, 也反正shame's on you, not us. 反而我們現在更了解: 你只是個無賴 - 政治家就一定不是了, 連只懂撈政治本錢的小混混恐怕也沒有資格講, 因為小混混也許還會handle得比較精明.

你可能會說, "評論可應該對事不對人呀" - 不, 這是原則性的問題: 一頁一頁的歷史, 並不存在灰色地帶; 眾目睽睽, 只能夠有一個結論, 沒有空間給你作模稜兩可的想法 - it's as simple as that - 如果這也弄得不清不楚, sorry, 我可沒有把其他的事信賴你的勇氣.

Friday, April 17, 2009

出走地平線

剛從倫敦回來才不到兩個星期, 又再次向地平線的另一個方向出發. 復活節期間, 我們隨同教會一行二十多人, 來到菲律賓的Dasmariñas, 探訪了"Home for the 100th Sheep" - 一間專為3至6歲, 家境貧困小朋友提供教育的志願機構.

在這個星期裡, 我們帶來了先前在香港籌款的所得, 以支援他們學校物資上的所需; 我們透過繪畫復活節彩蛋和T恤, 唱歌, 玩遊戲, 為小孩子帶來歡樂; 我們到訪過他們居住的社區, 探望過他們的家庭, 嘗試了解他們的生活和需要, 將祝福帶進他們的家; 我們為四間學校塗上了新的漆油, 替這簡陋但充滿愛心的課室設施粉飾了一番; 我們參觀了當地的社區教會, 看見一班年輕人熱情的敬拜, 自己也受到了感染; 我們參加了他們的結業禮, 分享了他們的喜悅; 我們聽到"Home for the 100th Sheep"的Founder Kaloi, Edna和一班同工的分享, 對他們的熱誠和使命感深深的感動, 也為著他們的事工而謝恩, 禱告. 雖然只是短短的8天7夜, 但我們和同行的一班年輕人, 在汗水, 淚水, 腳步聲和歡笑聲中, 都渡過了與主同行的歷程.

一個截然不同的國度, 一個截然不同的旅程: 送走了令人垂涎的美食照片, 換上了的是一個個天真的笑臉; 沒有美酒佳餚的盛宴, 卻為着一天辛勞過後能享受飯後一口新鮮的芒果而喝采; 以前覺得是"奉旨"的各式各樣生活"所需", 如今才發現原來每一天能為一家數口提供有米飯, 有水, 有電, 溫飽的基本生活也絕不是必然; 行程雖然辛苦, 卻是十萬個值得: 因為我們不但將愛和祝福帶到了遠方, 自己也透過了短宣的服事和對神的委身, 在生活地圖中找到新的目的地, 帶來了新的啟發; 我們將愛散播的同時, 自己也感受到了愛; 我們為小朋友送上了禮物, 但能夠為他人付出, 何嘗不是自己收到的一份大禮?


"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 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 因為我餓了, 你們給我吃, 渴了, 你們給我喝, 我作客旅, 你們留我住; 我赤身露體, 你們給我穿; 我病了, 你們看顧我; 我在監裡, 你們來看我.

義人就回答說: 主阿, 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 給你吃, 渴了, 給你喝?
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 留你住, 或是赤身露體, 給你穿? 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 或是在監裡, 來看你呢?

王要回答說: 我實在告訴你們, 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 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 馬太福音 25:34-40
旅程中, 不停閃在腦海的, 是聖經上的這一段.

Tuesday, March 31, 2009

一念天堂 - Restaurant Gordon Ramsay


如果只是隨意行經, 大概不會發現, 原來這間在皇家醫院路上, Tesco Express便利店旁邊, 只有門口一個細小得連對街也看不見招牌的店, 就是由Gordon Ramsay "打理", 被譽為倫敦市內最好的餐廳.

確實了機位, 在計劃行程時, 第一件事辦的, 就是安排到這裡吃一餐午飯. 當然, 美食從來都是我們旅行的重要環節 (甚至是主因)... 要不然, 留在家看travel channel 好了, 省錢又省時間. 午飯就安排了在旅程的最後一日, 其實亦是我們唯一available的time slot. 早上隨意到了V&A走了一轉, 再從那裡徒步過去才10多分鐘的路程; 經歷了訂位時的一番折騰 (another long story), 一到預定了位置的中午時間, 自然不敢怠慢, 推門進內. 店裡面, 是簡約的裝潢 - 淡色的牆壁, 很cosy的空間, 只是十來張的桌子, 不過擺得也不覺得怎樣的狹逼 - 就算過了不久之後餐廳已經坐滿了用餐的客人. 我們被安排坐在靠近入口的位置, 桌子上亦只是簡單的餐具, 杯子和鮮花擺設, 一點也不覺得累贅.

侍者細心的遞上了餐牌 (還cheesy得只有table host的那一份才印上價錢), 然後, 就逐一介紹餐牌上面的內容, 有a la carte的選擇, 10道菜的menu prestige, 還有在午飯時間才供應的三道菜菜單, 接著還把seasonal的黑松露端上推介一番. 打量了一會, 反正我們對三道菜的午餐沒有甚麼異議, 乾脆就這樣吧 - 簡單又相對的便宜 (49英鎊). 午餐的三道菜都各自有多個選擇, 故此我們彼此都選了不同的, 可相互比對一下. Well, 習慣了在外用餐嘗一些平常少接觸的酒, 在同是布根地的Vosne-Romanee 和Nuit St George之間取捨, 結果跟從了sommelier的推薦, 選了後者.


Amuse-bouche 是意大利小雲吞配以黑松露及南瓜濃汁, 就小小的一件放在湯碟的中間, 好得我們最後忍不住拿麵包把剩餘的湯汁舀乾, 一滴也不剩. 頭盤都是以海鮮為主調, 我的是蟹肉及鮮蝦意大利餃子配以香茅清湯, 尚算清新的味道不過不怎麼的特別, 而cyy的則是鮪魚及劍魚tartare配以鵪鶉蛋及魚子 - 不知味道如何, 不過賣相倒是不錯. 主菜我選了Braised shin of beef with horseradish pommes puree, stuffed mushrooms and red wine sauce. 因長時間的燜煮而迎刃化開的牛膝, 配以又滑又濃味的薯蓉 (因為混了忌廉, 奶油和山葵的關係), 都是很普通食材, but a wonderfully executed dish. 想必是今年吃過最好的一道菜. cyy 的 pork belly confit, 看來也同樣地出眾, 就色香味而言 - if not more, since it's not quite like what we would have imagined a pork belly be. 菜式是現代的法式烹調, 介符於傳統和創新之間吧... 著重帶出食材本身的味道多於以較濃的醬汁作調味, 有點兒joel robuchon的影子.

主菜過後, 我們附加點了cheese course; 侍者聽了我們的喜好後, 就在推出來的cheese cart上, 在芸芸selection中推選了幾款給我們品嘗, 都深得我意. 甜品是chocolate and lavender tart, 不是這天最好的菜式, 不過也可口, 再配上sommelier recommend的Banyuls甜酒 (跟朱古力簡直是絕配) - cliche 點的說, 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Gordon Ramsay 總算沒令我們失望. 飲飽食醉, 已快三時了, 剛夠時間讓我們回購物區作"最後一擊". 臨別倚窗, 赫然發覺這幾天看慣了藍天白雲已被烏雲細雨所取代了. 還好, 反正已近歸期, 管他的!

地獄廚房, 還是天堂美食, 我也弄不清楚; 肯定的, 是晚上就坐在回程的機艙中, 回味著剛吃完了的這餐飯, 又想起要有連續十二個小時在這受煎熬, 還要忍受飛機餐... 第一個感覺, 就是"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

details:
when? march 23 2009
where? Restaurant Gordon Ramsay, 68 Royal Hospital Road, London, England
occasion? part of our vacation
menu highlights? Braised shin of beef with horseradish pommes puree, stuffed mushrooms and red wine sauce; all the rest are equally good
drinks? 2001 Domaine de l’Arlot Nuits St Georges 1er Cru

Friday, March 27, 2009

四季莊園 - Le Manoir

英倫之旅, 最令我期待的一間餐廳, sorry, 並不是R.G.R., 而是位處於牛津郡, 一間名叫"四季莊園"(Le Manoir aux Quat' Saisons, 或者簡稱Le Manoir)的小旅館.

沒有聽過這間旅館, 甚至沒有聽過其大廚Raymond Blanc, 也不打緊, 至少其他在Le Manoir的廚房待過的名字, 也該ring a bell吧: 這包括了The Fat Duck的Heston Blumenthal, 曾經是史上最年輕的三星廚師Marco Pierre White, 還有"近在眼前", Gaddi's的David Goodridge; 所以, 將Raymond Blanc形容為英國"廚"壇的教父, 也絕不過份. 唯一令他感到遺憾的, 可能只是那追了24年還未到手的那枚第三粒星星... (聽說Gordon Ramsay曾經開了個玩笑, 問Raymond Blanc需不需要上他的Kitchen Nightmares節目去改造一下Le Manoir以完成這個夢想, 換來了這"好好先生"的法文粗口侍候!)

說Le Manoir是間"小"旅館, 其實也說不過去 - 雖然只有32間客房, 卻座落在一個27英畝廣闊的莊園上. 旅館是以15世紀時期的一座貴族大宅改建, 莊園上建有日式的庭園和小路, 擺放了不少雕塑的花園, 還有每日供應給餐廳新鮮食材的菜圃和香草園. 對於我們這些city dwellers, 看到了這種chateau hotel, 實在很難不對它趨之若鶩, 一見鍾情. 正因為是再有機會在這樣的環境下用餐, 最令我感到期待.

早上離開我們旅程的首站Stratford-upon-Avon, 沿M40向南下, 大概一小時就到了Le Manoir所處的Great Milton鎮. 早已預計會提前到達, 好讓我們有機會到花園上走走. 三月天, 水仙花早已盛開: 藍天, 白雲, 一片黃色的花田... 英國好天氣的日子不多, 我們實在來得正是時候, 也是個blessing; 而我們最感興趣的, 當然是田園上種着的香草, 和溫室裡的各種蔬菜: 看到園丁打理着苗圃裡的植物, 我們還要像小學生旅行般, 興奮地舉機拍照留念!

走過了花園, 已經到了用餐的時間. Maitre d'先把我們安頓在餐廳旁的lounge裡, 要了杯apperitif, 點好了菜, 選好了酒之後, 侍者就奉上了amuse-bouche的小碟和伴酒的橄欖. 待table準備好了, 我們才移到用餐的小廳子. 雖然有點兒造作, 倒提醒我們有時該slow down and enjoy the ambiance. 這天我們選了三道菜的Menu du Jour - generally speaking, 沒有多大的驚喜: 頭盤的香草Ravioli, 主菜的Roasted Halibut, 還有modified了的tiramisu作甜品, 都是水準之作, 只是沒有超符期望; 反正Raymond Blanc信奉的, 是傳統的烹調, 沒有甚麼花巧; 要驚喜, 留待下次有機會到The Fat Duck再嚐吧. 陽光, 田園, 一花一草, 舒服的環境, 悠閒的空氣, 才是這頓飯的主菜所在. 酒, 我們則選了半瓶裝的05年Gevrey-Chambertin from Domaine Michel Magnien.

飯後, 在我們的request下, 餐廳經理帶了我們參觀了Le Manoir的廚房. 嘩, 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得多了! 我們這天與Monsieur Blanc緣慳了一面, 不過倒看到Executive Chef Gary Jones在廚房的Tasting Station認真地指揮着. (後來我們看見私人宴會廳長桌上的名牌, 原來晚上是剛成立的Formula 1 Brawn GP車隊的"誓師"晚宴, 難怪午飯時間已經到了尾聲, 廚房還是這麼忙碌的在做準備啦.)

這一天, 那怕只是"短短"三小時的午餐, 至少也把我們短暫帶離了塵囂, 帶離了現實, 就是這種感覺, 加上美酒佳餚, 就已經worth a detour. 離開平常的生活, 平常的空間, 為自己帶來新的所見所聞, 新的體會, 新的想法; 旅行的真正享受, 莫過於此.

details:
when? march 20 2009
where? Le Manoir aux Quat' Saisons, Great Milton, Oxfordshire, England
occasion? part of our vacation
menu highlights? Ravioli of herbs puree, poached hen's eggs and black Perigord truffle; poultry jus
drinks? 2005 Gevrey-Chambertin Les Seuvrées Vieilles Vignes, Domaine Michel Magnien

Monday, March 9, 2009

現實, 夢想與改變

最近, 巧合地看了兩齣相似又不相同的劇作 - 講的是"聖荷西謀殺案"和"浮生路". 一套話劇, 一套電影 - 上星期二晚上到電影院看了"浮生路"; 接著第二天就在大會堂劇院看了"聖荷西謀殺案".

"浮生路"看像是Titanic演出陣容的一次reunion - Kate Winslet加上Leonardo Dicaprio, 還有Kathy Bates, 是改編自一本同名小說. 雖然是套電影, 但其實戲劇感很強, 場景也不多, 鏡頭很簡單, 對話也是以單對單為主. 故事講述一對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掙扎嘅年輕夫婦, 自視與眾不同, 不甘平凡, 決定移居巴黎追求理想人生, 只是追夢路上卻由相愛衍生懷疑與妒忌, 分歧浮現, 衝突頻生, 夢想未達, 二人卻已愈走愈遠... 一套很真實, 很抑鬱, 很沉重的電影, 看了有點令人不寒而慄.

"聖荷西謀殺案"是2009香港藝術節的其中一個原創作品, 我們很多個月前早已預定了票子, 演出的有彭秀慧加上劉雅麗, 說實的, 也是因為這套劇的"卡士"才吸引了我們買票入場的. 最初還以為是部翻譯作品, 看到場刊才知編劇莊梅岩是屢次得獎的本土劇作家呢! 劇中是描述發生在美國聖荷西一個華人家庭的謀殺案, 香港的一對移民夫婦阿Ling與阿Tang明明生活得好地地, 沒料到阿Ling兒時好友Sammy的一次到訪, 竟把潛藏的危機誘發成不可收拾的殺人事件... 一個充滿懸疑心理的故事, with a twist at the end, as "usual".

看罷兩套看似截然不同的作品, 但細心一想, 其實兩套戲的共通點很多 (尤其是我們基本上是一套接著一套去觀賞, 所以特別留意到): 兩套戲都是講家庭危機, 講兩夫婦之間的關係和磨擦, 看似和諧的生活因著外界一些事情的介入而急轉直下, 最後都是以死亡的悲劇收場. 一路看"聖荷西謀殺案", 不期然有點兒déjà vu的感覺 (我們是先看"浮生路", 翌日才看"聖荷西謀殺案"的).

之前提到兩齣作品相似又不相同: 不同的, 是劇中刻劃主角對生活的態度, 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contrast: "浮生路"是兩個人不甘平凡, 嘗試戲劇性地改變原本應該可以是平凡但很美滿的生活, 結果尋夢不成, 又不甘settle with不能改變的現實, 夾在了中間, 釀成了悲劇; "聖荷西謀殺案"則是兩個人竭力逃避, 甚至到要勉強遷就, 千方百計去掩飾來阻止改變, status quo大於一切, 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逼得走上殺人不歸路的下場. 我們Back to back的看, 形成了一個有趣而強烈的對比. 愛情是兩個人的感覺, 也是兩個人的冒險: 這句說話, 看來也可套在這兩齣戲裡面.

兩套戲, 中間都各有一段自己覺得特別有趣. "浮生路"中間一段, 一個看似語無倫次的"瘋子"震撼地一語道出主角frank和april wheeler的心聲: "Hopeless emptiness. Now you've said it. Plenty of people are onto the emptiness, but it takes real guts to see the hopelessness." 悟出這"真理", 對他們是福是禍呢? 有時, 這可能是殘酷的現實, 不過如果沒有能力改變的話, 在這虛偽, denial中"浮生", 看來比起不顧一切, 只靠一個飄渺的"夢想"去企圖衝破現實, 來得更容易面對. 對他們來說, seeing but can't do anything about it, 可能比not seeing it, 還要depressing. C'est la vie, 也許就是這個意思.

"聖荷西謀殺案"有一段, 六個來自中, 港, 台兩岸三地的陌路人, 在異邦中相會: 各有各的背景; 各有各的性格和看法, 各有各的目的, 因緣際會走在了一起, 在主角ling和tang的家中, 引發了一段"鬧劇", 這再配合了劇中充斥著"勉強沒有幸福"的message, 我猜, 是編劇不知有心抑或無意想帶出的點點意會吧.

Thursday, February 26, 2009

我看"愛得起"


面對愛, 有的人選擇去追, 有的人選擇去等, 有的人選擇逃避, 也有的人選擇去搶; 有些人不肯開口, 有些人"一哭二鬧"; 有些人碰到了卻留意不到, 有些人留意到了又捉不到, 有些人捉到了又選擇放手, 有些人放手了又想抓回來...

愛情甚麼時候來, 在甚麼地方出現, 誰也說不準: 可以在街上, 在辦公室, 在餐廳, 在酒吧, 可以在飛機場的櫃位, 也可以在自己的家裡. 愛沒有代言人, 想愛(或是不愛), 直接跟他(她)說好了, 不用靠甚麼第三者通傳.

愛是不保留, 也不應妥協: 如果你相信有"一百巴仙"的, 請不要settle with那些"五十巴仙", "七十五巴仙"的"次貨". 愛不在乎別人想什麼, 說什麼: 除非是別人告訴你, 他(或她)已經結了婚. 愛是不可以輕易取代的: 心愛的人走了, 不能隨便用一餐飯, 一次旅行, 一次Shopping Spree, 或是另一個人換了算的. 愛不是投資, 不是酬勞, 也不應該是回報.

愛不只是一種感覺, 也是兩個人的經歷, 兩個人的冒險: 是豁出去的, 是勇敢的, 是執迷的, 是不渝的. 愛可能是笑中有淚, 或是淚中有笑, 可能是一見鐘情, 又或是日久生情. 愛是, 兩個人在一起, 無論是情人節, 或是端午節, 也都是一樣–除了端午節還多了一天假期可以放.

愛得起, 要放低也要放不低. 放低, 是先要學懂放低過去: 不然兩個人的戀愛, 背著三個人(或者更多)的包袱, 太沉重了; 放不低, 是需要有"放不低", 要堅持的勇氣: 因為, 愛情不是股票, 是沒有"止蝕位"的, 能夠輕易放下一段感情再投入另一段的, 那不是愛, 更不是愛得起, 只是沒事幹隨便找個人去交往而已.

There you have it… that’s what the movie’s about. "爛"不爛, 隨你怎樣說吧! =)

Oh, 還有, 愛是恆久忍耐, 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不自誇, 不張狂, 不作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 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這不是電影裡面說的, 不過更加有道理.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遇見100%的女孩

這是我最喜愛的村上春樹作品之一. 這一天, 又忽然想起...

---

〈遇見100%的女孩〉 文/村上春樹

四月裡一個晴朗的早晨,我在原宿的一條巷子裡,和一位100%的女孩擦肩而過。

並不是怎麼漂亮的女孩,也沒穿什麼別緻的衣服,頭髮後面,甚至還殘留著睡覺壓扁的痕跡,年齡很可能已經接近三十了。可是從五十公尺外,我已經非常肯定,她 對我來說,正是100%的女孩。從第一眼望見她的影子的瞬間開始,我的心胸立刻不規則地跳動起來,嘴巴像沙漠一樣火辣辣地乾渴。

或許你有你喜歡的女孩類型,例如你說小腿纖細的女孩子好,或還是眼睛大一點的女孩子好,也許非要手指漂亮的女孩才行,或者不知道為什麼,老是被吃東西慢吞 吞的女孩所吸引,就是這種感覺。我當然也有這一類的偏好。在餐廳一面用餐的時候,就曾經為鄰座女孩子的鼻子輪廓,看傻眼過。

可是誰也無法把100%的女孩具體描述出來。她的鼻子到底長成什麼樣子?我是絕對想不起來。不,甚至到底有沒有鼻子,我都搞不清楚。現在我能記得,頂多只是:她不怎麼漂亮。如此而已,真是有點不可思議。

「昨天我在街上遇見一個100%的女孩子。」我跟某一個人這樣說
「哦?」他回答說:「漂亮嗎?」
「不,不算漂亮。」
「那麼該是你喜歡的類型吧?」
「這個我也不記得了。眼睛長得什麼模樣,或者胸部是大是小,我簡直一點都想不起來喲。」
「真是奇怪啊。」
「實在奇怪噢。」
「那麼......」他有點沒趣地問說:「你做了什麼嗎?開口招呼她,或者從後面跟蹤她?」
「什麼也沒做。」我說:「只不過擦身而過而已。她從東邊往西邊走。我從西邊往東邊走。真是一個非常舒服的四月的早晨。」

我想,就算三十分鐘也好,跟她談談看。想問一問她的身世,也想告訴她我的一些事。而且更重要的,是想解開一九八一年四月裡,某個晴朗的早晨,我們在原宿的巷子裡,擦肩而過為止的類似命運經緯的東西。那其中必然充滿了像是和平時代的古老機器似的溫暖的秘密。

我們談完這些之後,就到什麼地方去吃午餐,甚至看一場伍迪艾倫電影,再經過飯店的酒吧,喝個雞尾酒什麼的,如果順利的話,接下來或許會跟她睡一覺。

可能性正敲響我的心門。

我和她之間的距離,已經只剩下十五公尺了。

接下來,我到底該怎麼向她開口招呼才好呢?

「妳好!只要三十分鐘就好,能不能跟我談一談?」

好驢!簡直像在拉保險嘛。

「對不起!這附近有沒有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洗衣店?」

這也驢!首先我就沒伶一袋要洗的東西呀。

或者乾脆單刀直入地坦白說:「妳好!妳對我來說是100%的女孩喲。」

她或許不會相信這種對白。而且就算她相信也好,很可能她並不想跟我說話。對你來說,雖然我是100%的
女孩子,可是對我來說,你並不是100%的男孩子啊。她或許會這樣說。如果事態落入這個地步,
那我一定會變得極端混亂,我已經三十二了,年紀大了,結果就是這麼回事。

在花店前面,我和她擦肩而過,一團溫暖而微小的空氣團拂過我的肌膚。柏油路灑了水,周圍飄溢著
玫瑰的芬芳。我竟然對她開不了口。她穿著白毛衣。右手拿著一封還沒貼郵票的白色信封。
她不曉得寫信給誰?她眼睛看起來非常睏的樣子,或許她花了整個晚上寫完那封信?
而那信封裡面很可能收藏著她一切的秘密吧?

走過幾步再回頭看時她影子已經消失在人群裡了。

當然現在,我非常知道那時候應該怎麼向她開口才好。可是不管怎麼說,總會變成冗長的對白,
所以一定不可能說的很好。就像這樣,我所想到的事情總是不實用。
總之那對白從「從前從前」開始,以「妳不覺得很悲哀嗎?」結束。

---

從前從前,有一個地方,有一位少年和一位少女。少年十八歲,少女十六歲。少年並不怎麼俊,
少女也不怎麼漂亮。是任何地方都有的孤獨而平凡的少年和少女。不過他們都堅決地相信,
在這世界上的某個地方,一定有一位100%跟自己相配的少女和少年。

有一天,兩個人在街角偶然遇見了。

「好奇怪呀!我一直都在找妳,也許妳不會相信,不過妳對我來說,正是100%的女孩子呢。」
少年對少女說。

少女對少年說:「你對我來說才正是100%的男孩子呢。一切的一切都跟我想像的一模一樣。
簡直像在做夢嘛。」

兩個人在公園的長椅上坐下好像有永遠談不完的話,一直談下去,兩個人再也不孤獨了。
追求100%的對象,被100%的對象追求,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啊!

可是兩個人心裡,卻閃現一點點的疑慮,就那麼一點點---夢想就那麼簡單地實現,
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談話忽然中斷的時候,少年這麼說道:「讓我們再試一次看看。如果我們兩個真的是
100%的情侶的話,將來一定還會在某個地方再相遇,而且下次見面的時候,如果互相還覺
得對方是100%的話,那麼我們馬上就結婚,妳看怎麼樣?」
「好哇。」少女說。
於是兩個人就分手了。
其實說真的,實在沒有任何需要考驗的地方:因為他們是名副其實100%的情侶,
而且命運的波濤是註定要捉弄有情人的。

有一年冬天,兩個人都得了那年流行的惡性流行性感冒,好幾個星期都一直在生邊緣掙扎的結果,
往日的記憶已經完全喪失,當他們醒過來的時候,他們腦子裡已經像少年時代的D.H.勞倫斯
的錢筒一樣空空如也。

不過兩個人都是聰明而有耐心的少年和少女,因此努力再努力的結果,總算又獲得了新的知識和感情。
並且順利地重回社會。他們也能好好地搭地下鐵換車,也能到郵局去發限時專送。
而且也經歷了75%的戀愛,或85%的戀愛。

就這樣少年長成三十二歲,少女也有三十歲了。時光以驚人的速度流逝而過。

於是在一個四月的晴朗早晨,少年為了喝一杯Morning Service的咖啡,而在原宿一條巷子裡,
由東向西走去,兩個人在巷子正中央擦肩而過,失去的記憶的微弱之光,瞬間在兩人心中一閃。
她對我來說,「正是100%的女孩呀!」

他對我而言,「真是100%的男孩啊!」

可是他們記憶之光太微弱了,他們的聲音再也不像十四年前那麼清澈了,兩個人一語不發地擦肩而過,
就這樣消失到人群裡去了。

你不覺得很悲哀嗎?
我真應該這樣向她開口表白的啊!

Monday, February 23, 2009

發白日夢

我的五個預算案願望:

1. 退稅 - 越多越好, 最好係兩年前嗰次咁多, 仲要係即時"磅水"嗰款, 如果唔係, 我地三月去英國邊有錢去bicester血拼喎? 如果嫌send退稅check 麻煩又徙錢, 直接幫我找左張credit card 單, 我都唔介意.

2. 免差餉 - 喂, 嗰小小錢, 唔會今年收番啩? 又話同我地共度時艱? 最好電費, 煤氣費, 電話費, gym入會費, 卡拉OK人頭費, 寬頻同Now TV英超超強體育組合嘅月費都寬減埋就最好啦; 最多我俾番膠袋稅你收, 等你攞番個彩, OK?

3. 加大進修基金資助限額 - 我嗰份一早用晒嘞; 唔好咁孤寒啦, 加加佢, 得唔得? 我仲想攞D錢去多讀番個乜乜wine tasting 班呀! 又話鼓勵人進修, 增值兼轉型; 一個人得兩皮野, 夠鬼咩?

4. 消費券–我應承你, 攞左之後, 唔會淨係買必需品, 一定用番喺lane crawford, seibu 或者去乜乜星級餐廳擦餐貴夾唔飽嘅去刺激消費, deal?

5. 減汽油稅 - 屈唔到D"油魔"減快加慢, 唯有屈你啦, 冇計! 又或者諗諗計借D意收貴佢地油站油庫租金/利得稅/水費電費排污費, 再靜靜雞回饋番俾我地, 都得!

曾司長, 麻煩諗諗佢, 好唔好?

Wednesday, February 18, 2009

心滿意足 - lung king heen



每年的"情人節", 我們都不太在意去慶祝; 到外面稍為吃餐好一點, 倒總是有的. 這幾年, 在這一天選擇中菜的晚餐好像已成為了我們的一個"傳統"–and for obvious reasons too, considered how practical we are, 而今年也不例外. 其實對於這裡, 我們早已"久仰大名"(well, who hasn’t), 只是一直"出師無名", 才未找到機會拜訪而已.

Turned out原來這一天要在這裡找個位子, 也要折騰一番: 看來有不少人也和我們一般想法. 輾轉之下, 到當天早上託concierge service幫忙才辦妥. 有點失而復得的感覺, 也多了點期待.

一個沒甚麼特別事情辦的周末, 所以我們到達時才六時多, 太陽還只是剛下山; 不過店內早已有一兩對客人. 侍者為我們安排了在大堂中間, 靠近窗邊的一個位子, 剛面對彼岸的文化中心和鐘樓. 還好白天的春霧在這時也散了好一點, "龍景"還看得算是清楚, 不枉其名.

我們把菜牌仔細打量了一番之後, 決定還是選了八道菜的tasting menu, 不然, 三兩碟a la carte小菜, 準把我們"埋了單", 試不了幾道菜式了. 最初驟眼一看, 心想, tasting menu只是平常中式宴會吃到的菜式而已, 不過吃罷, 反而覺得像我們去年在京都"菊乃井"嚐過的那餐懷石料理 – 從"先付け"到"八寸"到"蓋物"到"炊物" and so on... 一道一道的逐一端上. 每一道菜都做得精緻, 各自帶出不同的味道和質感, 都令人感到滿意.

尤為令我難忘的, 是前菜的蓮藕片配以基圍蝦小碟 – 用了簡單的調味帶出了蓮藕的爽脆和蝦的鮮甜味道; 還有一道"豉汁彩椒龍蝦球" –只是很常見的食材, 不過拼在一起, 色, 香, 味都做得恰到好處. 當然醉人的環境加上貼心的服務也替這一餐加了分. 甜品的一杯子桂花糕配以豆腐花也是美妙–都是早已吃慣吃熟的家常甜點, 將它們同放在精美的清酒杯子中一同品嚐, 又是另一番味道. 至於如魚翅和鮑魚, 相比之下反而覺得平凡, 不是做得不出色, 只是跟平時宴會中嚐到的, 沒有兩樣. 而每道菜的份量, 也來得剛好.

夜色漸沉, 客人也越來越多, 很快就把餐館的位子全坐滿, 不過就算人多了, 服務倒還稱得上細心. 就算是full house, 店內也不算擠迫嘈吵, 至少不像French Laundry那一次我們可以輕易聽到隔鄰食客們的對話 - 可能下午的"茶市"又會是另一番景象, but then, that's probably another story in the future.

很pampering的一頓飯, 因為滿足了的, 不只是口腹之慾, 還有幸福的感覺. 每年這一天, 不同人都會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度過... 去戲院看一齣賺人熱淚的電影, 一年一次倆口子在家煮一餐飯, 跟大伙兒出去唱K, 在外頭享受一頓教人喜悅的二人晚餐, 或是甚麼也不做, business as usual... 其實無論怎樣也不重要, 反正兩個人, 活得自在,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就算是幸福. 我們要記念的, 正是這種心滿意足.

details:
when? february 14 2009
where? lung king heen at the four seasons, central, hong kong
occasion? v-day
menu highlights? 豉汁彩椒龍蝦球, 鴛鴦蟹拑伴黑魚子薯蓉沙律

Wednesday, February 4, 2009

讀. 食

"Next to eating good dinners, a healthy man with a benevolent turn of mind, must like, I think, to read about them" – W.M. Thackeray

最近迷上了看關於吃的書, 一連看了幾本; 書架上還多了幾本等著看.

"吃遍世界看經濟"是本日文翻譯書, 原作者是經濟學家原英資,曾在哈佛任教,也擔任過日本政府的財務官,專責國際事務. 先不要被書名或者是作者的背景嚇怕, 以為會是苦澀的學術性文章, 其實把它當成優閒書反而會覺得有趣. 書是以專題探討的方式, 以各地飲食文化的發展去對照政治經濟的興衰, 這不失為一個有意思的課題: 從英法控制了全球農業繼而崛起, 到美國的快餐文化攻佔了世界, 而近年亞洲的飲食慢慢成為了焦點, 這都跟全球政治經濟影響力中心在歷史上的轉移不謀而合.

作者也對各地的飲食史及文化也有挺詳細的描述, 看來作者不單是經濟學權威, 對飲食也甚有研究... 我們經常講"民以食為天", 原來於春秋時代孔子已有"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之說(意思是米要磨得精白, 肉要切得細緻), 可見我們早已踏出了食物只為吃飽的層次; 而餐館在漢朝已經出現, 比起法國足足早了二千年! (法國的餐廳要到法國大革命後由以往在宮廷工作的廚師留落民間才慢慢興起). 看來我們在武俠片中看到江湖大俠走進客棧跟小二大叫"要間客房, 弄幾個小菜, 來一埕女兒紅"的情節, 可能就是hotel restaurants的前身呢!

而法國人引以為傲的飲食文化, 其實是由意大利佛羅倫斯透過一門皇室之間的婚事才引入(連刀叉也是當時才帶進法蘭西! 那是已經公元十四世紀時發生的事!). 而最後的兩個Chapter, 主要講近年亞洲在飲食文化的影響力, 不只是針對日本菜,中國菜的餐廳近年在歐美的興起及重視, 還有日式的烹調技巧及食材的選擇 (尤其是海鮮)也令西方不少廚師趨之若鶩; 而中國傳統"醫食同源", "食療"的慨念, 也隨著歐美越來越重視食物的nutritional value, 對個人健康的影響而"落地生根". 作者也對日本飲食文化歷史的詳細分析, 對我來說, 都是新的知識, 又開多了眼界.

就這樣, "吃遍世界看經濟"帶了我從另一個角度看吃, 也讓我走過一遍飲食文化的尋根之旅.

***

"食樂有文化", 是一個旅美的香港作家(吳瑞卿), 利用她在當地華文報紙專欄的著作結集成書的. 書裡面講盡大江南北的美食和典故: 從舊式茶樓的一盅兩件, 到北京簡陋胡同裡的烤鴨, 到討論新奧爾良Cajun和Creole菜系的分別; 由吉品, 窩麻鮑魚講到chop suey, 點心與hors d’oeuvres的異曲同工, 作者都分享了她的見聞, 連金庸小說裡, 黃蓉為洪七公弄的叫化雞也大加分析, 巧妙地指出黃蓉一味雲腿蒸豆腐的"錯"處, 一絕! 另外, 有一篇講華府(Washington DC)的食肆, 提到喬治城的Café la Ruche, 並謂是筆者在華盛頓至愛的餐廳之一: 回想起當年在這college town飲飽食醉後到這間bistro, 在月光下嘆著cafe au lait加dessert, 確是一大樂事, 所以對她所講的, 甚感共鳴.

而這本書最有意思的, 是在每篇的最後特闢一欄, 擇選五六十年代寫的食經文章(是作者的家翁當年為星島日報寫的), 也有其他名作家談食的選篇, 新舊對照, 相映成趣. 雖然舊的一輩, 可能沒有我們現在的飲食多樣化(不然也不會把太平館之類的豉油西餐奉為上上的歐陸菜), 對中菜-尤其是粵菜-的認識及執著, 確實是我們這一輩一定所不能及的. 就引關於筆者認為香港當時的名菜名店的一段作例:

大同酒家: "竹笙扒鴿蛋"; 大金龍酒家: "雪花雞片"(螺片與雞片同炒); 大三元酒家: "紅燒大裙翅, 蠔汁大網鮑片"; 金陵酒家: "燒雲腿鴿片"; 金魚菜館: "白玉藏珍"(以炸過的冬瓜, 配雞粒, 燒鴨粒, 鮮菇, 蓮子, 蟹肉, 鮮腎等, 以上湯燉); 九龍大華酒家: "鹽焗雞", 國民酒家: "清蒸方利"; 大同酒家: "鴨汁炆伊麵"; 金魚菜館: "炒飯及甜點". 筆者更逐一分析這些選擇的justification...

(按: 可惜, 這些老酒家, 早已消失了; 連不少的菜式, 也已失傳. 現在我們常吃的冬瓜盅固然味美, 但也能想像, 相比起一味白玉藏珍, 實不配相提並論)

香港作家中, 到現在為止, 寫食, 還是覺得她跟歐陽應霽(作品有"半飽","香港味道"等)寫得最好: 隨和得來優雅, 不造作且有見地. 我最不喜歡的, either就是那些說教式的(我推介的才是真理,其他通通的都被罵成不入流), or不分是非好歹, 誰給我"著數"的就又吹又擂, 不"俾面"的就大肆鞭撻的"江湖郎中"(or in many cases, both); 可悲的, 是現時坊間的無論是電視節目, 或是報紙專欄, 都充斥著這些"lifestyle 假道學", 如忽然Nigella Lawson加Gordon Ramsay上身一樣 (so does that make her a domestic devil? just wondering) 哎! 道行還差一大截呢!

讀罷兩本, 甚為回味; 下一本要拜讀的, 應該是李玉瑩(李歐梵太太)寫的"食物的往事追憶"...

Tuesday, January 20, 2009

認真的甜品屋

一個人食飯, "掃"完筲萁灣東大街的街頭食肆後 (其實說"掃", 亦只是吃了碗"車仔麵"再加隔鄰的生煎包 – 可惜馳名清湯牛腩和碗仔翅的舖子都早已打烊了), 最後一站, 又是浣紗街, 是特意來試這間新開的甜品屋. 雖然是有小小的detour, 不過一個人, 也樂於駕着車去遊遊蕩蕩兜兜風.

天后/浣紗街一帶, 最近的確成為我們樂於探索的"新大陸": Panda 的日式咖哩, "浣紗廚房"的"白玉葡萄", "康記"即叫即拉的炸兩, "嘴兒甜"24小時供應的懷舊點心, 遠一點還有清風街橋底"留家廚房"的茶熏雞, 不敢說是全城至好, 不過就肯定是耳目一新而且各有特色, 現在又多了一樣, 就是"小甜谷"的牛奶炖蛋白.

"小甜谷"並不在大街(銅鑼灣道/浣紗街), 而是在浣紗街旁的後街的一個角落裡. 要不是特意行經, 大概也不知這裡開了間新的甜品店. 來到, 泊好了車, 才只是八點多, 可能是時間還早的關係, 店裡面沒多少個人. (what a surprise! 還以為經各大"lifestyle"周刊奔走相告後, 這裡會霎時變得人山人海) Anyway, 店裡面佈置也很簡單, 白色的外牆, 幾張木製的桌椅, 還有開放式的pantry, 十分舒服, 令我聯想起花園中的小屋.

由於先前已"飲飽食醉", 所以只能點最獲坊間好評的"特濃牛乳炖蛋白". 當然, 很多時"鱔稿"不能盡信, 不過這個炖蛋白確實令人有驚喜 – 甜品放在白色的小碗(形狀有點像花盆), 再加上木製的小匙羹, 跟這裡的佈置也蠻相襯的, 絕不是隨便的配搭吧! 炖蛋白要做得好, timing同溫度很緊要(有興趣, 可以參考這裡 - 如果你還看得懂方程式的話), 這裡的, texture 軟滑但不會水汪汪, 味道濃又香也不太甜, 溫度也剛好. 也難怪, 因為是用北海道3.6牛乳來弄的! 當然可能這只是gimmick, 不過也欣賞shop owner 對細節如食材, 食具以至裝修的執着. 甜品其實沒有甚麼複雜的technique, 認真的做卻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而從細節上的執着(也可以說是fussy), 看得出那種認真.

Menu上其實還有其他冷熱的中式甜品, 不過要留待下一次才有這口福了. 吃完炖蛋白, 也把"荔枝奶凍"外賣帶給cyy嘗一嘗, 不知味道如何. 回到家, 看了一下在openrice裡其他人的食評, 發覺除了那幾道"signature items"之外, comment確實"麻麻地"; well, 如果是真的, 與其是這樣, 倒不如只專注這幾味牛乳製的特色甜品, 再加上一杯cappuccino, 或者一壺花茶, 來一個café/dessert house的混合體, 精緻的食物加上悠閒的佈置, 豈不更好?

details:
when? january 19 2009
where? 小甜谷, G/F, 10-11 School Street, Tai Hang
menu highlights? 特濃牛乳炖蛋白

Friday, January 16, 2009

港大校友會

三五知己的聚餐, 要交通方便, 物有所值, 不求舒適, 只求佳餚的話, "老蘭"下面的港大校友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 這天來這裡, 倒不是約了朋友, 而是一家人趁細佬臨返美國前, 預早吃的團年飯. since officially 這裡是members only, 沒有會員號碼是訂不了枱的, 於是情商mrs s借出了Number, 訂位無難度.

七點半, 大家都準時到齊, 安頓下來後, 為了不想多費心神, 於是點了以往嘗過的那幾味: 杏汁白肺湯, 雲腿鴿片, 咕嚕肉, 蝦多士, 鹽焗雞, 還有生魚卷, 都是一貫的水準. 全是懷舊的菜式, 陸羽的signature dishes, 不過就減了陸羽的不敢恭維的service和價錢. 自己對廣府菜向來不太挑剔, 只求味道調得好, 鑊氣火侯夠, 材料新鮮, 就差也差不到那裡去. 聽起來倒簡單, 但做得到又能保持水準的, 又實在沒多少間. 家中甚少煲湯 (not a complaint, just stating the fact), 所以特別欣賞這天能一嘗白肺湯. comforting. 雲腿鴿片也做得好, 啖啖肉, 又香口: 鴿片的肉, 比雞鴨之類, flavorful 多了, 而全部去骨, 也花功夫時間. 甜品的合桃糊也喜歡, 不像有些舖頭有奶味, 有甜味就獨欠合桃味. 不過要一百蚊一窩 - 老媽子一定在暗呼很貴 - 其實分起上來也不甚是, 只是我們被其他酒樓的免費糖水寵壞了. 不過可以選擇的話, 懷舊的甜品, 要吃, 還是喜歡鳳城的焗西米布甸.

食飯前逛了一趟附近一間新開的酒舖, 買了支04年的Duhart Milon, 順便開了來飲. 最近連續試了幾支04年的bordeaux, 個人認為還是以這支最為pleasant, 也不會break my wallet. 這裡開瓶費只收三十大洋, 就算奉酒的杯子不是甚麼Riedel之類的料子, 也值得一讚.

no stars, but worth a detour, 就是這樣. 更好的, 是酒家就在中環, detour 這part 也省了.

details:
when? january 9 2009
where? hku alumni association restaurant, central, hong kong
occasion? family reunion dinner
menu highlights? 杏汁白肺湯 (只因在家好湯難求呀, 唉!)
drinks? 2004 château duhart milon

Wednesday, January 14, 2009

愛得起

期待, 愛得起.



既然愛了就要愛得起 懦弱會讓自己看不起

燃燒了心 只爲盡興 豁出去愛才有意義

相信愛了就會愛得起 就算輸了我也輸得起

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 遇到妳就有永無止地

浪漫不怕浪費 愛不分錯對

完整才算完美 奢侈一些 更顯得珍貴



Tuesday, January 13, 2009

隔壁的繆思庵

吾家隔鄰, 最近開了間"繆思庵"(繆思庵者, Museum 是也 - "東宮西宮"譯的), 名字叫ArtisTree. 講到繆思庵, ArtisTree並不是附近唯一的一間 (還有電影博物館呀, in case you are wondering) 不過有趣的, 這間是座落於在一棟新近落成的商廈裡, 還要是私人機構營運的, 有點像不少日本百貨公司頂層都預留空間給藝術展覽的影子.

其實以exhibition space來說這並不算是很大的館子(像Gallery 多過Musuem), 不過, 用來偶爾host一些小型的巡迴展覽倒也蠻適合. 而為這個石屎森林中的藝術空間響頭炮的, 是Vivienne Westwood 的時裝展 - perfect as a talking point from a P.R. perspective, I think. 作為原本在倫敦V&A的展品世界巡迴展覽的其中一站, 展覽到1月底就會結束, 而剛巧這個星期天有空, 也想找個地方走走, 所以就決定去參觀一下.

從家走到ArtisTree, 只是5分鐘的路程, 就在Island East裡面. 自從Island East去年年底入伙之後, 附近的休憩地方多了也漂亮了, 也多了幾間時尚的飲食館子, 還有對面的新酒店也即將落成… 又多了原因繼續住在這neighborhood了. 走到了展覽的入口, 只見人頭踴踴, 正暗呼大事不妙之際, 原來那些人是來聽卓韻之的展覽的導賞講座. 我們既然不是她的"粉絲", 而講座正好分散了人流讓給我們可靜靜的看展覽, 當然趕緊越過人群, 快快入場.


展品主要是以Vivienne Westwood不同時期的作品用時序作編排, 而比起其他local museums有所不同的, 是大部份展品都是"袒蕩蕩", 沒有給那些冷酷酷的玻璃在中間阻隔着, 讓我們可以無界限的近距離觀賞 (當然, "可'近'觀"也不代表"可褻玩", exhibit依然是Do not touch啦 - 這完全可以理解) , 不過可能由於空間有限的關係, 看上去展覽顯得有點兒擠擠的. 至於展品嘛... Well, Fashion從來不是my cup of tea, 故也不像其他人帶着朝聖的心來觀賞, 不過瀏覽着Vivienne Westwood前衛的時裝, 從不同時期的設計看出社會文化和她創作意念的變化, 感覺也蠻新鮮有趣的. 加上展館也備有Audio Tour的設施, 讓我們這些"門外漢"也不至於有"不知從何入手"之感. 再加上展覽是免費入場, 故實在沒有不去看的理由 - 免費的娛樂之外, 其他有的得着就是自己賺了哦!


眾多展品中, 自己特別喜歡她的evening gown collection, 直情是 Apple of my eyes. 這些evening gown, CYY 的comment 是, "Only if you are getting married in Westminster Chapel can you wear this kind of gown..." , 或者我應該加上一句 "Or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像"Sex and the City"裡Sarah Jessica Parker演的Carrie Bradshaw 一樣). 一邊參觀, 也一邊拍了照, 在這裡也分享一下.


就是這樣渡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時光, 總比在商場漫無目的遊蕩好. 4 年在Washington DC 的生活, 令我曾經將參觀Museum變成了生活習慣, 有了ArtisTree, 期望有更多有趣的展覽會在這neighborhood museum中出現, 讓我們可把這活動重新帶進周末的行程裡.

Thursday, January 8, 2009

一秒感動

有朋友在facebook留了張剪報note, 標題是"OT真荒謬, 28歲女患癌去世, 記下生命反思", 一直沒有多加留意, 直到昨天, 隨手click入剪報上的link, 看了這篇小小的文章, 大大的被感動.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 也上了她的blog裡追看她的分享. 故事講的, 是一個癌症病人wendy的勵志故事.

還記得26歲, 你和我在做甚麼嗎? 我的26歲 - 2002年, 想來也是一個對自己很重要的一年. 三件事情: 1. 決定了從美國搬回香港; 2. 認識了cyy; 3. 在alpha retreat裡歸信了主.但看來,除了第三樣之外,沒有比文章中描述的Wendy的遭遇, 更remarkable, 更值得提起. 現在回首, 也特別令自己覺得應該感恩: 原來有些一直自以為理所當然的東西,正正是我們更應該give thanks for.

對於Wendy來說, 26歲的生活, 和你我他一樣, 為工作而忙碌, 為前途而奮鬥 - 用她的話說, "一天工作12-16小時, 常常OT, '通頂'是家常便飯, 星期六, 日'當然'繼續工作."; 唯一不同的,是在wendy的26歲, 一次Body Check之下, 她發現了自己患上了末期癌症. 面對這個看來不能再差也可以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壞消息, 當然她可以(and have every right to if she so chooses)選擇抱怨, 選擇put herself in denial, 選擇放棄; 但同樣地, 她也可以選擇接受這個不可預知亦不可改變的事實, 選擇把餘下的日子看成上主的祝福, 給自己的神蹟, 利用這些日子去live life to the fullest, 為神的愛, 神的指引, 神的大能作見證. 可幸也可敬的, Wendy選擇了後者. 而她的blog, 正正記載了她在這段路走過的點滴.

blog裡面有她從自己得知患癌後到她離世的一段短短的日子裡的心情, 經歷, 分享; 和家人, 朋友的感情, 一起所面對的種種; 在信仰路上的起起跌跌; 如何在神, 在祂在自己身上所做的, 和在祂的話語裡得到的安慰, 支持和指引; 如何利用禱告將內心的重擔, 喜樂, 困擾, 以及心靈同實際的需要都交託予神; 如何在面對逆境, 也能夠帶着微笑說: "God is so good!"...

其實blog裡的很多段分享都觸動心靈, 不過就特別喜歡wendy以洋蔥比喻生命每樣事情的priority – 當她發現自己生命已快走到盡頭, 本來自己以為是生命priority的東西, 如洋蔥般逐層逐層的剝落: "最外圍, 最先剝落的, 就是我花最多時間去追求的工作成就, 地位, 權力; 第二層剝落的, 就是自己的夢想, 例如談戀愛, 婚姻, 遊學, 旅遊等; 餘下最核心, 最重要的, 原來就是與神, 家人, 朋友及自己的關係!" 

你可能會說:"這可是老生常談啊!" 不過試問又有幾多人能真正活出這樣的生命呢? 而她選擇透過她的Blog去和大家分享, 最少也令我們停一停, 想一想 - 究竟甚麼才是我們生命真正的priority? 我們有沒有真正的按這priority去分配我們的時間, 我們的心神? 常常喜樂, 不住地禱告, 凡事謝恩, 將神放在首位, 將一切讚美都歸於神... 這些不少人也懂得說, 也會偶爾想想, 但真正完完全全做到的, 又有多少人? 有多少次? 看過分享, 看過相片裡常掛着的笑容, 看過她面對死亡但在筆跡裡仍處處流露出的安然, 我想, 在最後的一段路裡, 她真正做到了. 多令人羨慕!

有心的出版社把她的網誌結集成書, 可惜在剛完成整理, 把"自序"寫好, 書快出版之時, 她就回天家去了, 這也是神的巧妙安排吧! 這本她不能活着看到出版的書, 我一定會去買來看, 也會帶着禱告的心去細味: 祈求這本書也能感動所有接觸到這本書, 接觸到Wendy分享的人.

她感人的見證, 她活出的故事, 正正是神給她, 也透過她給我們很大很大的恩典.

沒把剪報留在這裡,自己click吧:
"OT真荒謬 28歲女患癌去世 記下生命反思" - 明報 2008年12月26日
"the next miracle" – the blog of wendy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