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21, 2010

私房之味

私房菜雖然已經不及幾年前般大行其道, 不過現在去蕪存菁, 能夠繼續生存的, 反而質素往往都較有保證, 不像是先前甚麼樓上食肆也標榜是私房菜, 品質也良莠不齊. 先前看友人提起這間在登龍街的店子, 吃罷讚不絕口, 一試再試. 這個朋友甚為"嘴刁", 他如此的讚賞肯定是非同小可, 所以這次照辦煮碗, 約好一班朋友, 打電話到店子用同一道菜單預定了一圍.

如果不是知道的話, 走過這裡一百次, 也料不到這裡是家私房菜的店子. 能夠在香港養豬而出名的, "健味豬"的譚強可能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 後來"豬流感"爆發, 政府收回了全港大部份豬農的牌照, 他就改行養魚, 和開了這間粥舖 - 賣的當然是自己養的鯇魚. 健味魚是用有機的養殖方法, 用全天然的飼料, 鮮魚是從自己的魚排直接運到店子. 譚先生的私房菜, 就設在自己舖頭的閣樓, 穿過後巷和廚房隔鄰的樓梯才到, 自成一角, 甚有名副其實私房菜的感覺. 預先已經準備好菜單, 人到齊後, 菜已經可以一一上席.

先來一道黑松露炒意大利蛋, 甚有"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的菜式. 國產的松露當然不及歐洲產的矜貴, 不過滿滿的一碟, 簡單的配以香滑的炒蛋, 弄得香氣滿溢. 其他的兩味以野菌為食材的菜式: 松茸釀魚膠和素雞煮羊肚菌也同樣精彩. 看似平平無奇, 味道一點也不平凡, 很有心思. 羊肚菌沒有松露那種聞得到的芳香, 但味道口感反而較好, 配上用鮮腐皮做的素雞, 看似不起眼的素菜, 但就好吃得難以形容.

這裡用的魚產都來自自己的有機魚塘, 雖然淡水魚一向不是"我杯茶", 不過這天也忍不住讚好: 冬菜蒸鯇魚沒有一丁點泥味或魚腥味, 魚肉鮮甜爽口, 我們瞬間已把整條鯇魚全吃光; 一連兩大碗天麻燉魚頭湯令人覺得今晚早已"值回票價"; 椒鹽脆鱔球沒有"大排檔"弄的那種有風味, 不過"大排檔"可不會用上如此新鮮肥美的白鱔入饌.

譚先生的"健味豬"是如此遠近知名, 當然豬的菜式是少不了. 柱侯扣豬膝不是外邊常見的菜式, 附在豬骨間彈嫩的膠質配以柱侯汁 - 如果這時可以來一客柱侯豬膝撈麵, 就肯定妙極. 一碟梅菜紅燒肉, 能夠令你發現甚麼叫做肥而不膩, 難怪"健味豬"能賣得這麼貴還有這麼多人"幫襯". 當然, 這一向是我最喜愛的菜式, 一連數件五花腩肉絕對不成問題.

另一味太爺雞, 用的是新鮮文昌雞, 配以自家晒製的頭抽, 弄熟之後再以茶薰入味, 香味濃郁, 用上鮮雞當然也與坊間平常用的冰鮮雞高下立見. 茄汁煎大蝦是很懷舊的酒樓菜式, 用了七吋長的大蝦來弄, 味道也是一流. 酒席菜的"單尾"一般都是"雞肋" -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這天, 我們唯一覺得可惜的, 只是為什麼先前肚子不預留空間好吃多一點! 豉油王炒麵只是配上銀芽和頭抽, 做得很乾身而不油膩; 白粥也是不知放了些甚麼弄得如此鮮甜, 我們都嘖嘖稱奇, 粥底也做得尤其綿滑. 隔天我把當晚吃剩少許的"健味粥"翻熱來做早餐還覺得回味無窮.

吃的都是家常小菜, 用的也不是鮑參翅肚, 山珍海味之類的貴價材料, 不過細嚼就知一點也不簡單, 不是甚麼"花拳繡腿", 而是實實在在用上一流的食材, 認真製作的一席晚飯, 是吃得出的新鮮, 吃得出的精彩.

details:
when? january 16 2010
where? tam keung's private kitchen, 39 tang lung street, causeway bay
drinks:
Montaudon Brut Rosé Champagne Grande Rosé NV
Adastra Vineyards Pinot Noir "Proximus" 2005
menu highlights? 梅菜紅燒肉, 素雞煮羊肚菌, 天麻燉魚頭湯

Get the flash player here: http://www.adobe.com/flashplayer

Wednesday, January 13, 2010

六十六萬九的跑車

最近稍為有留意新聞的, 看完這篇留言之後, 很難不對此感到會心微笑, 忍俊不禁...

(原文在信報網站的一篇論壇留言)

各位朋友,我係文太,第一次響呢度留言,想呻下我個死佬d衰格野....

我同我老公結左婚12年,冇生細路.近來我老公話要用屋企d錢買車,係一架六十六萬九o既歐洲跑車.雖然我地家庭收入唔差,但六十幾萬都唔係小數目,所以我梗係要考慮清楚啦...

第一,我地都唔係成日出街,主要都係返老爺奶奶屋企,加上附近有地鐵站,所以其實架車都唔會成日用,我老公就猛咁話將來應該會成日揸車,但又講唔出實際理由....

第二,我問佢點解要買架咁貴o既跑車,買架普通日本車都係三十幾萬啫,慳番d錢可以做好多野(屋企好耐冇裝修過,電器又舊,我地又冇買醫療保險...),佢又猛咁話歐洲跑車比日本車好好多,但係好o係邊度,佢就講到一舊舊,我都唔係好明 (其實我都去攞左d日本車o既資料番黎,都做左d分析,點知佢望兩眼就算,仲話我婦孺之見)

第三,佢之前買親野都奉旨超支,好似幾年前果套高級音響,買左番黎之後,又話要加個機座,又話要換喇叭線,結果用多左好多錢.

而最關鍵o既係,我地屋企附近冇晒停車場位!最近o既停車場都要行十幾分鐘,所以表面上揸車返老爺奶奶屋企係快左好多,但其實計埋行去停車場o既時間,揸車其實同坐地鐵差唔多!我問我老公點解決,佢竟然話買左架車先至慢慢諗,叫我信佢喎!未解決車位又點可以買車呀,大佬!

其實佢認認真真同我講要買車都係呢一兩個月o既事,我問多兩句都好合理啊!佢都唔記得我地當初結婚果時佢話會審慎理財,又話會尊重我意見,佢又唔記得其實每月d家用我係佔六成....

仲有一樣最衰格o既,就係佢成日用"一家之主"黎"撻"我...大佬,而家咩野年代啊,人人都講男女平等啦! 我前幾日同佢鬧交,佢話"全家得你一個反對喳,阻住地球轉",我話"全家得我同你喳噃",佢就話"老爺奶奶都贊成買跑車"....頂佢個肺,你老豆老母次次都企響你果邊架啦 (除左零三年果次,我響佢d親戚面前發難,之後佢老母良心發現,撐我).次次鬧交就拎老豆老母出黎,次次鬧交都話得我一個反對,你講晒啦!屈機!

點知尋日俾我偷聽到佢同朋友講電話,原來其實係佢老母想佢買車,車佢老母去街,又話其他兄弟姊妹都有靚車,佢冇車好寒酸,我老公仲話揸跑車先至有型喎....

頭家我都有份架,係唔係想洗晒d錢,臨老過唔到世?!

(按: 最慘情仲係, 駛左六十六萬九, 買左先知係左砌右砌的國產"山寨"車咋, 仲要老爺奶奶屋企樓下係就係有車位, 不過無自動閘口架, 次次停低仲要落車等半粒鐘登記檢查先上到樓! 搭地鐵o都card直入一定快過佢)

Monday, January 11, 2010

喜出望外 - St George

在香港, 新餐廳開業當然絕對不是新事, 不過記憶之中, 好像2009年算是比較多的一年, 開完一間又一間, 大部份都甚獲好評: 記得年初有Cepage跟Drawing Room, 年尾有Café Gray, Whisk和The French Window, 另外還有這一間.

一聽這間餐廳的名字, 有點令人有identity crisis的感覺 - St George, 驟耳聽來還像是家傳統英式酒吧的名字, 再看到網站裡介紹, 說這是"fine-dining Western restaurant", "modern European cuisine with a British accent". "Western restaurant" - 老實說, 在香港, 這類的說法只會令人想起要不是如"太平館"這類的"三不像""豉油西餐廳", 要不就是酒店lobby中一邊serve海南雞飯, 一邊serve肉醬意粉的coffee shops, 怎樣說也跟"fine-dining"扯不上關係. "Modern European cuisine"還算說得過去, 但"British accent"又指的是甚麼呢? 英國的菜式傳統從來都被認為是"不入流" (not that I necessarily agree with such impression): St George的大廚Philippe Orrico是個法國人, 師承自Pierre Gagnaire, 很難想像他會形容自己的菜式為帶有"British accent". 或者是因為這樣的疑問, 餐廳開業了個多月, 總是提不起興趣到這裡吃飯 - 以這家餐廳的聲譽, 沒有立刻想試的衝動, 實在是not very typical of us.

Anyway, 餐廳名字的"好壞", 或者簡介的nonsense, 當然並不影響食物的質素, 用餐的體驗, 和對餐廳的評價. (不然, "洗衣店", "肥鴨", "老虎狗"之類名字好不平凡的餐廳早應關門大吉了) 新年過後, 碰巧朋友剛自美國回港度假, 就提議周末一起到這裡食lunch. 自從這處從歷史建築物化身成高級購物商場/精品酒店之後, 踏足這裡還算是頭一遭, 建築物"保育活化"的成果, 外間評價毀譽參半, 在我看來也不算如有些批評般糟糕, 或者是早已看厭了原本在這裡放了經年的地盤圍板, 或是再之前重門深鎖的小山丘, 覺得現在最少來得平易近人 - 能否"保育"或許有值得爭辯的地方, 不過工程的完成, 就肯定"活化"了這個地區. 餐廳就正正位於這家原身為水警總部, 現在已改名為Hullett House的精品酒店裡面 - 走上一條充滿懷舊色彩, 長長的樓梯, 推開左手面的那扇木門, 就是餐廳的dining room. dining room並不大, 只是寥寥的數張桌子, 設計成個莊嚴古老的私人用餐空間, 高的樓底配上了水晶吊燈, 暗暗的燈光配以偶爾從外面映照入室內的陽光, 環境是典雅拘謹, 但總算感覺不到那種"拒人於千里之外"的snobbishness.

午餐有a la carte的選擇, 也有當天的set lunch menu - typical的兩或三道菜的午餐. 我們選擇了後者, 也分別點了不同的菜式. 首先, 侍者帶來了amuse bouche - 是裝在小杯子裡的西瓜凍湯. 沒有考究為何廚師會選擇在冬天以gazpacho奉客作序幕, 不過西瓜配上了西柚和蕃茄, 湯面打成泡沫, 淡味之中帶著清香, 味道算是做得也蠻不錯. 前菜的Foie Gras, 襯上chestnut cream, mandarin sauce和果凍狀的荔枝, 味道, 口感和賣相的配合, 簡單而有創意. 朋友T小姐點的63C蛋, 雞蛋用攝氏63度"低溫"水煮(這是被研究分子料理聞名的Herve This教授形容為煮出完美雞蛋的最佳溫度), 配以risotto, cauliflower 和asparagus. 做得不差, 不過早已談不上是甚麼新穎的做法, 只能說是gimmick之作. 試過之後, T小姐的comment是或許在上碟前在蛋上面略加鹽巴好像會令味道更為配合, 我們把這告知侍者, 難得其後他也如實地把我們的意見轉告了廚師. 主菜有海鮮, pasta, 或肉類等數項選擇, 我們倆都play safe choices, 分別選上了廚師很難會出錯的pot au feu和grilled lamb rump (當然, 如果ingredients本身出問題就另作別論) 我的pot au feu - 看樣子應該是以sous vide煮熟的牛面頰, 上面是香滑的牛骨髓配以煎甜了的一小片李子, 下面是牛肉做的高湯, 味道和口感剛好平衡了, 份量不少, 但並不覺得肥膩. 另外bread basket的選擇也是值得一讚 - 差點有想把吃剩的"打包"攜走的衝動. 甜品有三款選擇, 我們各點了其中一款略作小試 - Tarte Tatin不算得特別, 批皮並不香脆, 連同已烤得快"溶化"的蘋果, 加在一起整體的口感並不太理想, 配上一小杯champagne granite也略嫌堆砌. 反而另外一道chocolate cream配以caramel icecream就比想像中來得香滑 - 從來都不特別喜歡味道過度濃烈的朱古力, 所以反而覺得這樣子更清新可口. 另外, 整體來說, 服務算是友善而令人稱心.

碰上同樣嗜食, 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個下午, 談談天, 說說地, 悠閒的邊吃邊談, 何況,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故此, 三小時的午餐, 一點也不覺得長. 之前, 說實在, 對這裡沒有甚麼過份的期望, 不過品嘗過之後, 有點覺得喜出望外 - 一個 pleasant surprise. 看來也要選定日子, 下次和cyy來試一下這裡晚上的tasting dinner menu了.

details:
when? january 9 2010
where? st george, hullett house, tst
occasion? lunch catching up with friend
menu highlights? pan-fried foie gras, chestnut cream, mandarin & lychee.


Get the flash player here: http://www.adobe.com/flashplayer

Saturday, January 9, 2010

香港家書

(擇自陳景輝在2010年1月9日在港台"香港家書"節目中的談話)

曾司長:

近期很多人談論「八十後」,包括你在內的政府官員,時事評論員,甚至社會學家都在討論此事。一次,我讀報時翻到娛樂版,赫然發現連新晉明星的名字後面都添上了一個新的形容詞,是為「八十後」。此類說法可能出於善意,但我認為部分郤有點捉錯用神,譬如,曾司長你在個人網誌中提到,相比上一代,我們「八十後」這一代不只關注置業問題,反而關注物業有甚麼設施,泳池有多大,私隱度是否足夠等。其實我們一群「八十後」讀過文章後,簡直「O咗嘴」,覺得當中有些事被完全搞錯了。因為我們所關注的不只是自己的私人會所或物業會所泳池的大小等,而是一座城市的命運。我們對家庭的觀念不只局限於私人屋苑,而是整個香港的未來,我們的城市,可有尊重和守護自己的果實?不論這些果實是我們辛苦累積的公帑,抑或是植根多年的社區。

不過,這個私人會跟整個香港之分,可能是「八十後」這個世代論爭很重要的面向。曾司長,其實這個面向有歷史淵緣。翻開有關香港城市發展史的書籍,我懷疑今天的新城市廣場是我們這兩代的分裂點,我何出此言?話說八十年代初,新城市廣場落成時,我知道你們這一代都認為這廣場是城市代現代化和進步的標誌,是文明的所在。因為當時香港尚有很多木屋,大部分地區都欠缺完整的城市規劃,於是這個位於新市鎮,擁有噴水池和密封消費空間,及貨品上有射燈的地方,你們這一代就會認為是好的環境,這些就是城市的進步。30 年後,這就可能變成是西九龍的廣場。分裂點在於我們這一代成長時不再是城市廣場有如奇葩的經驗,而是我們「八十後」每天放學就會到附近的商場,放假和週未就走遠一點,去更大型的商場,更誇張的是,每逢節慶,我們就前往港島中心最龐大的商場閒逛,遊遊走走,這些重覆的經驗佔據了我們「八十後」在城市空間生活的大部分時光。我們感覺不到那種進步和文明,感覺不到那種城市改善的經驗,反而是一種懨悶,一種千篇一律。裡頭都是一式一樣的跨國名牌,消費場所都是無歷史、無街坊、無故事的地方。所以,曾司長,我不知你是否同意,新城市廣場就是我們這兩代的水嶺。如果我們這時還有向前多踏一步,就不是重覆八十年多初,興建更多新城市廣場,而是應回頭過去,看看這種發展遺忘了甚麼東西。

其實這種捉錯用神,除了源自城市空間經驗外,我發覺很多人,包括曾司長你在內,都用了一本本地社會學者呂大樂的著作《四代香港人》,裡頭有不少觀點都被應用到反高鐵運動的「八十後」身上。我認為都是這一句,捉錯用神。何解?該書的眼鏡及框架都是來自上一代人,它把世代之爭解釋為下一代能否上上位,上一代是否霸佔社會位置和機會,故此我們這一代的不滿和示威皆因我們要有上位的機會,增加改善我們的薪酬和工作待遇等等。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大部分反高鐵運動的「八十後」青年有穩定職業,部分是兼職散工,都能糊口,亦有部分正在讀書,尚未工作。但我們的訴求完全不是改善工作待遇或爭取上位。就算你給予我們一個位置,加人工給我們,都只會為我們提供更多資源去參與社會改革,希望介入社會,不論是你或是其他各大報章傳媒,不停引用的「四代香港人論」,上位與否,我認為不單是一種誤解,更是一種誤導,令整個社會以為只要改善經濟,只要提供就業,就能解決我們的訴求,這是再一次錯用神,完全irrelevant 。

到底我們的訴求是甚麼呢?曾司長,你可趁此機會聽清楚,我們爭取的不是經濟改善,亦不是報紙訪問我時所說的民生,亦不是傳統的普選問題這樣簡單,而是要回歸城市空間政治。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陌生的觀念,但對我們這一代來說,這是一個清楚的訴求。其實我們不是2009年底才出現的「八十後」青年,其實早在三年前天星皇后的爭論中,我們這班人當時己經出現。再遠一點,其實我們是來自社會運動,如你尚記得囍帖街的清拆,那時街坊和街道都是生氣勃勃,強行被清拆。在2009年,我們八十後青年之間有一個笑話,甚麼是真正的「八十後」呢?當很多人問我們時,我們會自言自語說,真正的「八十後」是菜園村年過八十的高婆婆!我們之所以走出來,是因為我們記憶和信念中,我們見到香港真正重要的地方,是一些勞苦大眾、屬於城市平民的社區,是屬於他們的家園,屬於他們的故事。我們走入社區,去到菜園村,我們可以在這些地方感覺到生氣勃勃,感覺到每一個住在那裏世世代代的香港人,植根在該處的勞苦大眾,能夠講出他們是怎樣來的!我們是「一個跨世代的合成主體」,我們記住的是比我們年長很多的一代,不過未必不是住在半山,而是住在平民大眾社區的老街坊,他們的故事很重要。我們的城市不應只被大商場壟斷。如果真的要說我們的訴求是甚麼,我們只是希望我們這一代人,可以令下一代人,不會像我們「八十後」般天天重覆生活於懨悶壟斷的商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