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31, 2008

第三代看 "四代香港人"


聖誕假期間, 看了一本書. 短短的一本, 書名叫"四代香港人". 作者是中大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 小時候, 最怕寫讀書報告, 所以請放心, 這絕對不是, 只是random thoughts, 隨口說說而已.

簡單的說, 作者籠統的將香港人劃分成四個世代: 戰前出生的第一代 (1946年前出生), "戰後嬰兒"的第二代 (1946至1965年出生), 三十出頭的第三代 (1966至1975年出生), 及剛出茅蘆, 年青的第四代 (1976至1990年出生). 對這四代人, 作者分別利用他們成長時的社會環境去探討每代人的典型性格及對生活的態度.

其實, 與其以birth cohort作分水嶺, 倒不如以一個世代經歷的"啟蒙事件"作識別 – 尤其是如果你相信 every generation has its own defining moment的話 - 因為隨著時間的過去, 人的成長, 作者幾年前寫書時下的定義會慢慢地變得不適合(尤其是對較年輕的兩代而言). 第一代, 明顯地是經歷過戰亂的一群, 大部份並非在香港出生, 但內戰和七年抗戰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 第二代的香港人, 戰後出生,成長時就經歷了"六七暴動"和七十年代一系列的社會運動; 而對第三代人來說, "六四"肯定是他們求學期間最震撼人心的經歷. 第四代是今天的“二十世代”,要judge甚麼是他們的generation defining moment就有點難定奪, 畢竟還不能"蓋棺定論", 或許"七一遊行"可算是他們第一次親身見證的大事件.

如以呂大樂在書中的定義來說,我可算是第四代人,但我還是喜歡我這個新定義, 所以我也把自己算上成第三代人了. (反正以書中的論述,這categorization對於我自己還比較適合)

雖然書中說盡四代香港人, 其實主旨卻是針對現在的"當家" - "戰後嬰兒"的第二代人大肆進行批判, 指他們在享受了上一代給予他們發展的空間和機遇的同時, 到今天他們當家作主後, 卻沒有將同樣的自由和開放態度給予往下的一代, 窒礙了他們,以至整個社會理應透過世代更新而獲得的發展和進步機會. 作者甚至直指他們(第二代人)沒有資格為所謂香港的"核心價值"作定義.

如果這本是代表第二代人寫的懺悔書, 我覺得無可厚非. 事實上, 作者所言, 也不無道理. "想一套,做一套","家長式"的管治手法, 處處干預, 事事講求實際... 打開報紙一看, 這些心態都似曾相識吧! 無可否認, 第二代人基於社會環境, 發展歷史, 人口分佈等因素, 的確是成為今日社會的主流派, 而正是這代人的處世態度加上所擁有(or bestowed upon) 的主導權, 衍生了不少現今我們遇到的社會問題. 對於這現象, 作者近乎自我嘲諷的說到, "是這些家長口講自由, 開放, 鼓勵青年人自由發展; 也是他們連孩子上大學後選修些什麼科目都要管, 他們怕孩子不切實際, 選不上日後能幫助找好工作的學科.", "成年人會鼓勵第四代人表達自己的想法, 可是, 在他們開始以前, 討論已經結束"... 這都令人會心微笑, 點頭和應, 或許也值得大家反思.

對於我們這些第三代人,作者以第二代人的眼光看我們, 對我們是帶了點可憐和同情, 甚至覺得對我們有所虧欠, 其實以我看來也無須過於自責. 首先, 以第二代人自己所謂的目標或成功標準, 來評我們的不足, 評我們的不出頭, 未免太井底之蛙, 也少看了我們. 無錯, 我們的確是生活在一個不同的環境裡, 際遇也不盡相同. 我們沒有了的, 可能是一種能夠take it for granted, 來自entitlement的優越感, 一個站在精英制度的金字塔頂上就不斷有機會放在眼前的世代, or you can say, like a fixed deposit with 3% interest p.a. guaranteed. 但我們有的, 卻是一個"平的世界", 一個更廣更闊的舞台, 一個information-rich 的society, 我們的所見, 所聞, 所知, 所能經歷的, 是我們父母一代做夢也想不到能夠的. And depends on how you play your card, using the same analogy, sky is the limit in terms of investment return.

而在於我們,success不再是one-dimensional, 不再是只以你從那間大學畢業, 或者在corporate ladder爬了多高多快,或者一年拿了幾多花紅作為舉世公認的準則. Knowing how to enjoy life truly and fully, the ability and freedom to do what you are passionate about, and to do something which can make a positive impact to this world, 比起第二代人奉若神明的所謂成功標準, 更令我們覺得羨慕嚮往. 就是這樣的取向, 造就了新的生活模式, 新的lifestyle ecosystem - 樂活族 (LOHAS), BOBO族, 比比皆是. 政治的取向亦然: 不是完全不相信現有的架構, 而是覺得在制度外也有可發揮, 可發聲的平台, 也正因如此, 才有了roundtable, 三十會, 環保觸覺等的組織, 也孕育了"保衛天星"之類的新社會運動. 我想, 這些都不是因為我們被第二代排擠在制度以外的結果 (contrary to 作者在書中分析的結論), 而是我們這一代已邁向多元的進步, 相信光譜是五光十色,亦能真正做到think out of the box.  在我們看來, 第二代人營營役役, 磋砣歲月,每天只懂在相同的地方"找乳酪"去validate自己的存在價值, 硬要將自己所信奉的一套價值觀套諸於下一代,結果"愛你便成害你", 這才值得令人生憐.

也隨手google了一下其他關於這本書的網評,覺得新力量網絡/葉建源的寫得最好,也正中下懷, 這裡是文章的連結, 原文也曾載於星島日報. 尤其同意葉建源所說的幾句: "誰也不必羨慕誰", "每一代都有各自的處境, 各自的難題和機會.", "無論哪一代香港人, 我們都是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的一群, 有足夠的條件去發揮自己". cannot agree more.

看罷"四代香港人"這本書, 給我最大的啟示可能是, 千萬不可跌進活在上一代outdated expectation的影子這個陷阱裡. Don't settle with inheriting an old world when we can create a new one - a better one. 盲目追求上一代所追求的, 嘗試走別人走過的路, 羨慕上一代人的際遇, 概歎自己生不逢時而自怨自艾,這種"宿命論"正正就是這樣的陷阱. 看看身邊的, 活得最不快樂, 往往就是這些人. 而對待我們的下一代, 自己也應該持這種心態: 小朋友3歲開始就乜班物班, 地獄式訓練, 強行將自己的一套成功方程式加諸他們, 恐防會適得其反, 徒勞無功. 到頭來, 個性成為了"奢侈品", "他們知道別人喜歡他們喜歡什麼, 也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 卻不能輕易講出內心真正的最喜歡." - 這是個悲劇. 第二代人已犯了這樣的錯, 我們千萬不可將這錯延續下去.

短短的一本, 卻教人思考了不少, 無論你是否完全同意作者的立論與否, 都值得一看一想.

Tuesday, December 23, 2008

一萬三千里的快樂


忙了一個周末, 閒了一個下午.

打從星期五起, kitchen@17A就彷如變了一個製餅工場, 我們倆都為着周日在教會的bake sale籌款活動努力地做"阿茂" - 整餅是也! 看見cyy蠻認真的, 幾星期前已把icing弄了一遍又一遍練習裝飾的技巧, 也焗了幾敞practice batches將我們的朋友當成白老鼠般要他們"試食", 自己也受到了感染, 唏哩嘩啦的預備了"十拿九穩"的香蕉包和"大膽嘗試"的巧克力cupcakes (還加上了chocolate frosting, almond同candy sprinkles呢! ); 結果一共弄了30多件cupcakes, 還有十多loaves的banana bread同lemon poppy seed bread, 再加上encore的lemon bar, 而cyy 就烤了曲奇, 還為它們一一塗上了節日的裝飾 (可有相為證啊!). 星期天, 我們戰戰競競的把製成品連同其他youth ministry的年青人準備的曲奇跟手工藝品在church service之後在空地上擺賣. 出奇地轉眼間已全數賣光, 鬆一口氣!

其實這次bake sale是為着我們下年4月church youth ministry的菲律賓之旅將會探訪的孤兒院籌款. bake sale之前, church的youth minister d 就以"馬可福音"第二段耶穌醫治癱子的故事去challenge我們: 其實比起故事中的癱子, 我們己經是很幸運, 所以更應學學故事中抬着癱子去見耶穌的四個人, 為着別人的well-being而奮不顧身. 雖然始終明白"知易行難", 不過聽來也挺有意思, 也期待着四月之旅能夠啓發自己, 也啓發到其他同行的年青人.

忙了一個周末後, 方發覺快樂有時並不在於焗了一批美味小蛋糕帶來的自我滿足, 而是來自覺得自己也算是做了一件小事幫到有需要的人, 也向遠方素未謀面的小朋友送上點點祝福.

好, 折騰了一個早上, 獎勵自己一下: 兩個人到了bostonian大吃一頓. 點了3-course lunch semi-buffet. Appetizer是自助形式, 沒有一般酒店自助餐般"澎拜", 不過sashimi, 生蠔, cold cuts等也算過得去吧. 主菜是a la carte, 都是大路的選擇 – pasta, steak, salmon等等 - 有點像高級AB餐的感覺. 我點的ribeye, 談不上回味無窮也算是中規中矩 (除了把牛扒由medium rare overcook成medium之外 - 其實嚴格來說這已是"十惡不赦"的死罪) - 現在倒讓我知道"一分錢, 一分貨"的道理. Dessert是"seasonal choices", 我們要了chocolate eggnog crème brulee同gingerbread parfait, 應節嘛!

其實, 以食物水準加上服務來說, 實在有點兒失望 (well, did I mention the foam on top of my cappuccino was ice-cold when it first arrived? God knows how they managed to do that!), 不過這可算是免費午餐哦 –至少不用自掏荷包(我們這個lunch set for two是用Asia Miles 快將到期的一萬三千里數積分換來的), 既然如此, 該告訴自己別太多抱怨了, 免費午餐那有十全十美的?

閒了一個下午後, 方發覺快樂有時並不在於嘗了一件肉質嫩滑, 火侯剛好的肉眼扒 (which was obviously not), 而是來自用一萬三千里換來了二小時的閒情逸志, 兩口子享受了一頓寫意的悠長Sunday Brunch.

不期然想起了Randy Pausch 最後的演講裡所說的head fake…

details:
when? december 21 2008
where? The Bostonian Restaurant, The Langham Hotel, TST
menu highlights? nothing really. an overall comfortable lunch though.
drinks? 2006 malbec from mendoza (by glass - forgot the winery name)

Thursday, December 11, 2008

煲仔飯


自從家中添置了一個新的生鐵鍋子後, 就愛上了用它來煮煲仔飯. 其實, 已記不起最初是因為買了生鐵鍋子才有興趣弄煲仔飯, 還是想吃煲仔飯才記起剛買的生鐵鍋子... 管他的, 反正愛上就是愛上吧!

當然, 煮一個上好的煲仔飯要有不少技巧, 不過弄一個可口而勉強"過得關"的 (例如吾家"班門弄斧"的版本), 卻簡單得很: 1份米加1.2份水, 放在預先輕輕抹了一層油的鍋子上 (這才可將鍋底的飯弄成脆口的"飯焦"呢!), 用慢至中火煮十來二十分鐘, 再放入自己喜愛的食材, 另外再炒碟羗汁芥蘭或者上湯浸娃娃菜, 說時遲那時快, 一餐晚飯就已經準備好了. 如果想精益求精或認真一點, 可以先將米浸泡最少半小時才下鍋, 餸就等飯差不多"收乾水"才放, 醬油在上桌後打開蓋子前才灑上. or 當然你亦可以說用瓦煲在炭爐上用扇"撥住撥住"以慢火煮才有風味, well, i don’t really care, 反正用le creuset煮的煲仔飯也蠻不錯, 至少不用排隊也不用擠在人多的食店裡等了又等.

上周末, 就在家中弄了一個這樣簡單的煲仔飯晚餐, 三五人的聚餐, 臨揭開鍋子前一刻的期待, 打開蓋煙撲在鼻的飄香, 一碗香飯配上臘腸加膶腸暖在胃的滿足, 旋轉着手中"當造"的beaujolais新酒, 跟mr and mrs s和daibun來了數回settlers的緊張大戰, 還有自家製的"特色鹹味牛油曲奇", 妙哉, 妙哉!

在懶洋洋的冬天, 來一個熱呼呼的煲仔飯, 大概沒有比這更令人覺得自在. 有機會的話, 也自己在家中試試吧! (要不然kitchen@17a 的大門也是經常打開的!)

Tuesday, December 9, 2008

來一次音樂的fusion

星期一晚上, 觀賞了一場音樂會, 演出的, 是來自瑞典的女高音anne sofie von otter 和一隊7人的ensemble. 這也是她在香港的首演.

well, 音樂會題為"home for christmas", 所以當然少不了聖誕歌曲, 有熟悉的 silent night, 也有較冷門的"have yourself a merry little christmas", "nigh bethlehem"等等. 十二月初, 正值北歐傳統節日"聖路西亞節"的來臨, 所以自然地曲目也包括傳統的"santa lucia" (ai ya… speaking of santa lucia now i have that "人人都愛用, 日日添歡暢…" commercial tune ringing in my head again!), 最後還來了數首abba (被譽為the most famous export of sweden)的經典歌曲 – "like an angel passing through my room", "thank you for the music", 和encore的"money, money, money" (雖然都不是我們這世代的流行曲, 但都因mamma mia而變得耳熟能詳) 中間, 也夾雜着幾首獨奏的樂章, 包括用瑞典傳統樂器nyckelharpa演奏的一首vatten (water). 彷彿是一個瑞典音樂文化的大協奏!

很少有機會一次過聽到將流行曲藝術化再加上古典曲流行化的曲目, anne sofie von otter和她的"merry swedish gentlemen" ensemble 在兩方面也發揮得很好. 由大, 小提琴, 搭上鍵盤, 敲擊樂, accordion, 還有nyckelharpa, 也令人耳目一新 (literally speaking) - 時而輕鬆, 時而莊嚴, 時而帶點爵士樂的影子… 可算是一個新鮮而可觀性強的concert. 比起十月看完diana krall的concert 覺得在家看dvd好過的心情, "感覺良好"得多了. (當然如果concession stand能應節地serve mulled wine同mince pies就更有節日氣氛啦!)

上個月, 有專欄作家觀罷同一音樂會系列 – leif ove andsnes的鋼琴演奏會, 就概嘆入座率之低, 令文化中心形成一片"綠海" - 沒人坐的空位子. ("綠海中聽月光" - 麥華嵩, 18/11/2008 信報) 這場也是如此 - 還要是大堂正中的最佳位置哦! 奇怪的, 是上幾個月yundi li同yo-yo ma的數場音樂會, 就賣個滿堂紅, 連音樂廳後面也坐滿了人… 如其說"香港… 沒有足夠的知音坐滿文化中心音樂廳"(套用了麥先生的文章), 倒不如說我們 (including myself) 始終還擺脫不了一窩蜂追捧明星的心態吧!

從古典到現代, 從傳統民瑤到流行樂曲, 由j.s. bach唱到abba, 加上第一次認識的樂器, cross-over or fusion, 管不了你怎樣稱呼這種演出, 這一個晚上, 我倒又上了一堂有趣的音樂課!

Saturday, December 6, 2008

回味無窮 - The Mandarin Grill

在平常的星期四, 在這個一年一次, 可能只對我們有特別意義的黃昏, 我們選擇了這裡. 没有什麼sentimental value, 只是覺得方便, 舒服又好食罷了.

由maitre d’引領走進寫着"回味無窮"的玻璃門和酒吧後, 就安排我們坐在餐廳正中的位置, 前面是望着已擺放了巨型聖誕樹的皇后像廣場, 後面就是開放式廚房以及raw bar. 不久, 已發覺餐廳已陸續坐滿了顧客… 不是說金融海嘯打擊消費意欲的嗎? 在這裡, 我倒看不出. 樓上的pierre, 挾着newly-crowned的米芝連 1-star, 想必更人頭湧湧. (可不要低估餐廳的追星族哦! )

service 是一貫的m.o.水準, attentive但不intrusive. 這晚, cyy點了scallops and roast prime rib of beef, 我就點了 lobster bisque and ribeye – 都是steak house的典型菜式和這裡的signature items, 結果絕對沒有令人失望. prime rib 教我們將早幾個月前在lawry’s嘗的那份忘了也罷, lobster bisque碟上伴有一小片龍蝦再在上面舖上用龍蝦膏打成的泡沫, 而ribeye則分兩份上碟 - 一份去了脂肪部份以火烤再伴以black truffle jus及蔬菜 (asparagus 同carrots), 另一份則以rosemary煙熏配以裝扮成小炭枝的伴碟 (好像是用tapioca做的), 味道跟賣相都維肖維妙, 份量也來得剛好–at least for me.

wine list 雖然長, 但缺乏了variety (compared to say, the bostonian), 結果我們選了half-bottle的2004 château lynch-bages, smooth, balanced但不夠full body… 應該還早了一兩年, 現在喝的話反而喜歡上周在家中相繼開了2瓶2002"同門"的second wine: haut bages averous. 到了dessert, 我來了一客ginger soufflé, cyy就點了crepe suzette. again, 也不是什麽創意的菜式, 不過也令人覺得精彩, 值得細味一番.

兩個人的生活, 或許也是這樣: 當然不能夠期望每天都充滿着新意, 不過在遇着重覆又重覆的生活瑣事時, 總會有些隨意的片段, 雖然一閃即逝, 卻令我們會心一笑, 興幸彼此能夠一同分享; 而就是這些無數的小小片段, 足以教我們回味無窮; 就像我們這一天享受的晚飯一樣 - 一個平常的晚上, 在熟悉的中環, 品嘗着熟悉的菜式, 不過, 在此時此刻, 感覺卻不一樣.

details:
when? december 4 2008
where? mandarin grill + bar, m.o. hong kong
occasion? our anniversary
menu highlights? for me, ribeye done in 2 ways.
drinks? 2004 château lynch-bages

Monday, December 1, 2008

靚太作死, 三讚一彈

上月看了外國劇團的performance, 今個月也看看本地的one-act創作吧. "靚太作死"其實是改編自italian playwright david fo (another nobel prize winner!) 寫的"the open couple" – "爛滾"的老公向老婆提議維持一個"不如各不相干, 各自揾食"的open relationship, 到頭來發現老婆搭上了英俊的新歡後又渾身不自在兼憤憤不平, 引發了連場笑料. 這是由香港一個業餘劇團演出的作品 – featuring 一男一女的演員, 男的是陳文剛, 女的是魏綺珊 (yup, 以前報新聞嗰個呀!)

先講讚吧, 既然係喜劇, 爆笑位都算多 - 胡胡鬧鬧的那種, 輕輕鬆鬆, 至少不用多費腦筋去理解, 去咀嚼. (就像平時就算常喝vintage grand cru的bordeaux間中也該來一瓶簡單的beaujolais nouveau輕鬆一下) 喜劇本應就該是這樣. 兩公婆拿着槍互相"指駡", 老婆扮當上"一樓一"妓女去氣老公的幾段, 的確令人拍案叫絕. 陳文剛和魏綺珊用心的去演, 當然也加了分. 在香港經營一個業餘劇團, 除了需要talent, 也需要更多的heart, 而這兩樣, 他們都絕對有.

第二, 觀眾的互動也做得十分有趣, 前段挪揄遲大到的觀眾確是妙極 (對啊! 香港的觀眾實在需要多點這樣的再教育!) 台上台下打成一片, 笑也笑得特別開懷. in the middle of the play 由角色變回演員, 再由演員變回角色, 的確需要一點improv 的功力, 陳,魏兩人經過這麼多場的磨鍊, 也做得十分流暢而不造作. 就是因為有了前面的互動, 也令後段當老公聽到老婆另結新歡時呼天喊地要走去跳樓, 觀眾也掌聲雷動, "跳, 跳"之聲不停更來得"抵死". 當然那掌聲還比不上觀眾在尾段看到神秘客串嘉賓(飾演情夫的黃德斌)一展六嚿健碩腹肌時的尖叫聲...

第三, 佈景用上了向前傾斜的一張粉紅色"巨"床, 再在床下面加以連串"機關", 令one-act的佈景帶來點變化, 配合劇情得來也不至太單調. 台上只用一張大床佔據了整間"屋子", 也輕輕帶出劇中這兩公婆的關係吧?

彈的地方, 就是"暗戲"太多了… 一開始, 老婆已經"一哭二鬧三上吊"… 是什麼令到這對夫婦變成如斯境地呢? 開幕的一段如果多一點的flash-backs 或者會更帶出老公既滾紅滾綠又小男人的矛盾性格, 還有老婆由發現丈夫有婚外情時哭哭蹄蹄到自己也豁了出去滾埋一份的轉變. 另外其實劇中老公"有性無愛" vs 老婆"有愛無性"心態的對比, 也可以有較多的發揮空間. well, 只是一點吹毛求疵吧!

anyway, 一套喜劇, 一個輕鬆的晚上, good job!